如果你也是有考过四、六级,考过雅思托福、SAT……的人,你一定听过这个人: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这个名字,总是和「记忆」「遗忘」等联系在一起。提到「记忆规律」或者「遗忘规律」大家可能更加熟悉,从小上学就被老师灌输过无数遍:记公式要说,背课文要说,背单词还要说。
记单词最怕遗忘。
研究表明,遗忘速度的快慢与间隔时间的长短关系密切:刚记忆之后遗忘速度最快,以后遗忘速度逐渐放慢。
比如:
假若我们 1 个小时记住了 80 个生词;
半小时后只会记得 50 个;
24 小时后只剩下 25 个;
30 天后还会遗忘其中 20 个;
所以两个月以后能真正记住的,只有 5 个。
这就是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阐述的原理。
这个原理,是心理学家赫尔曼 · 艾宾浩斯在 1880 年提出的理论,距现在已经整整 135 年了。随着背单词软件的盛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还在被不断提起,但却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那么,到底遗忘曲线是不是正确的?在今天的生活中还适不适用?
遗忘规律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在 1880 年和 1885 年的实验,这也是遗忘规律也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将自己作被为实验的对象,目的在于寻找记忆保留和学习时间的关系。
他先后用音调、数字和诗句来做测试,发现音调操作起来很麻烦,数字不适合用于长期实验,诗句的意义变化太大,对记忆的影响比较大。由此他创造了记忆研究的新工具,开始用三个字母(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一组的无意义音节列表作为记忆对象,例如 CEG 或 DAX 等,这些无意义音节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存在,普通人不会对其有记忆,也不会产生任何联想。
这位科学家整个实验过程,就是为了搞清楚一件事、三个问题:
他最后根据记忆保留程度和时间绘出了一张图,Y 轴代表记忆保留的程度,X 轴表示时间。
在其中他发现了一些规律:
这个对应的「遗忘规律」的曲线,也就被称为「遗忘曲线」了
1. 记忆的性质不相同
「遗忘规律」介绍可以看出来,科学家在进行遗忘实验时,用的是无意义的音节,背单词则有很大的差别。
实验时的音节,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对人也没有任何意义,用于记忆中是纯粹的死记硬背。
但英语单词中拥有大量有具体意义的词根词缀,例如 anti- 这个前缀,有「反对、相反」的意思,记住了前缀,再遇到像「antibody」「antiwar」这样的单词,很容易就拆分了这个词,知道是 anti + body(抗体)和 anti + war(反战)的意思了。
看,有意义的记忆,难度比毫无词根词缀的单词小了很多。所以理论上,背单词的遗忘曲线要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更加缓和,遗忘的速度更慢。
当然,人与人的差异也更大。
2. 从未这样建议过
很多背单词软件会「根据遗忘规律」建议什么时候复习更有效果。
其实艾宾浩斯的理论中并没有这样的建议。它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不同时间遗忘的程度和重复记忆的次数。
什么时间复习会让记忆更有效率、更不容易遗忘,现在并没有定论。遗忘曲线的研究,其实是人记忆机制的理论研究,并不能直接用于现实。
虽然「遗忘规律」其实并没有指导怎样「背单词」,但它的原则并没有错误,反复复习是记得牢固的保证。
和很多科学研究一样,尽管无法直接应用的,它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1. 多复习
遗忘曲线告诉大家,记忆的知识并不牢靠,遗忘的速度很快。
那么,如果学习考试中需要记住的公式、定理、文章,到第二天就会有一大部分被忘掉,需要及时复习才能记住;而对单词或者诗句、文章这些可能一辈子都需要记住的东西,长期多次复习才是王道。
2. 找联系
记忆的机制研究也揭示,与旧记忆有联系的东西更容易被记住。
那么,对于英语单词的词根、词缀学习就尤为重要,它非常利于辅助记忆。学习任何新知识时,不忘记给旧知识一个「链接」,联系起来的记忆更加可靠。
3. 多加工
记忆的精细加工也有利于记忆的储存。
硬背一个单词的效果,远不如结合例句、英语释义、词根、词缀来记忆的效果。也就是说,对这个单词了解的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一个经典而严肃的科学实验,虽然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能拿出来直接使用。但是我们今天的学习方法、学习软件,无一不受惠于这个一百多年前的研究。等越来越多记忆相关的科学成果能应用于现实、辅助我们生活的时候,我们也会依然对这个实验充满了尊敬。
监制:猫羯座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