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女性患者会在门诊问一个问题,术后需要拆线吗,可以使用不需要拆的缝线吗?我问她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原来在相当多人的理解中,不用拆除的缝线是更高级的缝线,伤口疤痕也更不明显。
这个观点当然是不正确的。
缝合的意义在于维持切口的张力,促进组织的愈合。当切口愈合达到自身最大强度时,缝合材料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我们所说的不需要拆线的缝合方式,是使用可吸收线在皮内缝合,术后皮肤外边看不到任何缝线,当然也不需要拆线了。皮内的可吸收线会随着时间逐渐降解吸收,目前主流的可吸收线一般在 50~70 天左右完全吸收。
需要拆线的缝合方式,是使用不可吸收缝线穿过皮肤缝合,有一部分缝线露在皮肤外,当切口愈合后,剪断留在外边的缝线,牵拉可以把在皮肤里边的缝线一并抽出来,也就是说缝线只是暂时留存于体内。
重点来了:对于人体来说缝线也是一种异物。可吸收线皮内缝合虽然不需要拆线,但是留存在皮肤浅层的缝线在近两个月的降解吸收过程中,会产生缝线反应,让周围的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轻度的炎症不一定有明显的表现,重度炎症可以出现局部组织的红、肿和渗出,有时候还会有线头排异出来。
另外,大多数可吸收线是编制线(多股线缠在一起形成),容易细菌定植发生感染,这是医生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无论是出现无菌性炎症还是组织感染,伤口愈合的疤痕一定是较重的。
而需要拆线的缝线都是不可吸收线,不可吸收线多为单股线,不容易细菌定植。术后 5~10 天全部拆除,体内存留时间短,无菌性炎症也会比较轻微,更不存在发生线头排异的可能。所以伤口愈合的疤痕是较轻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很多伤口拆完线以后出现 「蜈蚣脚」 一样的疤痕?
简单来说,是因为缝合的时候没有做好充分的皮下减张缝合,切口的张力全靠缝皮肤的缝线拽着,且缝线不得不选比较粗的,便会切割皮肤形成疤痕。如果掌握了皮下减张的缝合技术,用较细的不可吸收线缝皮肤便不会留下 「蜈蚣脚」 样的痕迹了。
举个栗子,图中的患者面部多发伤,当地医院做了清创缝合,用的粗针大线,这种缝合势必会产生更明显的瘢痕。当天又拆除重新缝合,使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选用和眉毛差不多细的缝线缝合皮肤,术后 6 天拆除缝线。再后来患者复诊可以看到只剩下淡淡的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