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整个白天,回到家的你感到很身心俱疲,吃饭、洗碗、洗澡后,居然很快就到了睡觉时间。
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
A. 马上去睡,早睡早起身体好
B. 再玩一会儿吧,好不容易能有自己的时间
C.我,就是黑夜的王者。睡觉是什么玩意儿
你想了想白天那些糟心事,选择了先玩一会儿再说。
好看的电视剧、沙雕的网友段子、奇葩的社会新闻、再打一盘的游戏,即使没什么好看的也要磨蹭一会儿……不知不觉中,「玩一会」却玩到了深夜,心头涌起一丝懊悔,今晚只能睡 6 个小时了,又熬夜了。
明明知道熬夜伤身体,但就是会不知不觉又拖到很晚才睡,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是睡前非干不可的,可就是想熬着……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现状。 可是,明知道要早睡,为什么还会忍不住要熬夜呢?是自制力太差吗?
还真不一定怪自己。
拖延的睡眠 可能是在「报复白天」
仔细一想,除了加班考研上夜班外,很多人的熬夜,其实没有什么 正当的 特殊的原因,就是不想睡觉。
心理学家把这种行为叫「报复性入睡拖延症」(Revenge bedtime procrastination),满足这三个条件,你可能也正在报复性熬夜:
报复性熬夜的人们,到底在报复什么呢? 答案有点扎心……
很可能是没有过好的白天:在白天过得越压抑、越不自由,晚上越想要加倍地享受自己能支配的时光,甚至不惜推迟睡觉的时间。
「老子累了一天,哪怕 11 点才下班到家,我也要好好痛痛快快地玩俩小时才能平衡我这一整天的压抑! 」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下班了,做完饭、刷完碗、洗完澡,看一眼表,卧槽,竟然已经九点多了。 咋办,老子要独处、找回自我。 于是只能跟流逝的表针死磕到十二点,以一种四仰八叉的体位,佯装看书充实自己,或者心不在焉的追两集落下好几周的美剧。 感觉只有在这些时候,自己才是自己。 」
不得不说一句,这个现象其实最早出现在中文互联网,和 996(不会吧,不会真的需要解释吧)的出现密切相关。
白天事务消耗了太多意志力
晚上熬夜可能更难控制自己
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晚上控制不住自己地熬夜,可能是因为白天的事务消耗了太多的意志力资源。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 2018 年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找了 245 名志愿者,着重采集了两个方面的信息:
结果发现:一个人在一天之中累计「抵制欲望」的次数越多,他们成为睡前拖延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还发现,人们白天最想要抵制的欲望是「睡觉」,出现比重高达 61.76%,但是,这部分人白天嘴上喊着想要睡觉,晚上熬夜却比谁都凶(与熬夜显著相关),像极了屏幕前的你他/她。
问问自己,是不是白天工作学习时,一直在克制自己想要打游戏、看网剧甚至是睡觉的冲动,到了晚上才更想做回自己、找到快乐、就玩一会……
就这?让你一直熬 爽 下去的原因就是这?
别小瞧科学家们,他们还发现了「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的另一个原因:压力。
白天承受的压力越大 晚上可能越渴求奖赏
白天承受的压力越大,比如工作难完成、作业写不完、读者看完不点赞不分享……会让人们对奖赏有更多的渴望,夜晚更容易沉迷于熬夜追剧和刷社交媒体的快乐之中。
那么,压力是怎么伸出罪恶小手,让人们沉迷于熬夜的快乐中呢?
神经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压力会削弱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前额叶主要负责计划、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对规划性、目的性行为有重要作用。
前额叶功能变弱,人们会更难以控制内心对奖赏的渴求。
熬夜打游戏、追剧,都属于给自己的奖赏行为,能带来多巴胺的激增,而多巴胺本身参与「奖赏 - 动机」系统,还有唤醒的作用,会让睡意减轻,让人越熬越清醒。
难怪有时候明明困得要死,玩着玩着就不困了,反而越来越精神……
当代年轻人睡得越来越晚、 越来越少
正在熬夜的,远不止你一个人。
2020 中国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 2020 年的平均睡眠时长为 6.82 小时,相比 2013 年的 8.83 小时,减少了将近 2 小时。其中晚 23 点后入睡占 75%,熬夜至凌晨 1 点的超过 30%。
2020 年中国人健康状况报告:不同年龄阶段睡眠时长与入睡时间
那,不愿意早睡的人都在干什么呢?
中国睡眠研究会 2017 年调查发现,六成以上的受访者会东翻西看、拖延入睡的时间,迟迟不肯送走这一天。而拖延的时间,主要用来玩手机、追剧和购物,凌晨 0~2 点这个时段,90 后、95 后网购下单的比例比较高。
虽然睡前奖励自己玩一会儿,能帮助释放白天压抑的自我,让辛苦了一整天的自己感受些许「报复」的快感,但如果迟迟不睡,这种「报复」逐渐累积,会让身心更加疲惫。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睡一觉了?
白天已经那么辛苦了,晚上就对自己好点儿吧,在黑暗和安静中,享受一场睡足 7~9 小时的睡眠,让身体和心理,都放松下来。
这才是真正的「奖励自己」。
快,把手机放下,关灯,睡吧。
策划 范范
监制 Feidi
封面图来源 站酷海洛
原创文章: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文献:
[1] Kamphorst, B. A., Nauts, S., De Ridder, D., & Anderson, J. H. (2018). Too Depleted to Turn In: The Relevance of End-of-the-Day Resource Depletion for Reducing Bedtime Procrastin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252.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8.00252
[2] Bernecker, K., & Job, V. (2020). Too exhausted to go to bed: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and stress predict bedtime procrastin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London, England : 1953), 111(1), 126–147. https://doi.org/10.1111/bjop.12382
[3] Ossewaarde, L., Qin, S., Van Marle, H. J., van Wingen, G. A., Fernández, G., & Hermans, E. J. (2011). Stress-induced reduction in reward-related prefrontal cortex function. NeuroImage, 55(1), 345–352.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10.1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