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家长离开前宝宝总是哭个不停,怎么办?

2015-11-14作者:徐杨

分离焦虑的孩子.jpg

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可以追溯到婴儿期和母亲之间的依恋。

通常,在出生头六个月,宝宝会不加区分地对所有人微笑;但到了七八个月左右,他们看见陌生人就会害怕,如果被陌生人抱起,宝宝就会挣扎着哭喊。

这是孩子正常的发展阶段,也是出现母婴依恋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有的宝宝更依恋母亲?

宝宝对母亲的依恋程度不同,对情境的反应也会不同。

  • 安全型依恋的宝宝认为,母亲就是自己的「安全基地」,他们可以自己玩,还时不时地去找母亲。母亲离开后,他们会很沮丧,母亲回来后就立即扑过去,之后,又重新开始玩。

  • 回避型依恋的宝宝,看到母亲离开并不会哭,母亲回来后会表现出回避,显得漠不关心。

  • 矛盾型依恋的宝宝,当母亲在时就显得很不安,母亲离开后又会哭闹,而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又想亲近、又想把母亲推开,显得十分矛盾。

可见,孩子体验和表达分离焦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不同之处在于,安全依恋型的孩子是「适度」表达焦虑,如果父母能够耐心地给予安慰,孩子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分离的,有更强的独立性;而回避型和矛盾依恋型的孩子就不能接受分离,每次都会把自己和父母搞得筋疲力尽,心情也会变得恶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也就是说,建立了安全依恋的孩子,更能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而未能建立安全依恋的孩子,就表现出或轻或重的分离焦虑,依赖和依恋家长。

所以,想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父母应该从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着手。

下面就来讲讲如何一步步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

猫妈妈900.jpg

建立安全依恋之一:迅速反应

在婴儿时期,哭是孩子和父母交流的主要方式。当他们饿了、冷了、不舒服了,或者想要父母爱抚,想和父母玩儿时,他们都会用哭来表达。

父母要敏感地察觉到孩子的需要,用迅速、正确的反应给予回应。

1. 孩子哭了一定要安慰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一哭就去抱会宠坏孩子。然而,小婴儿哭是因为有需要,并不是用哭来要挟父母,所以,孩子哭了就安慰,并不会宠坏孩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

事实上,对哭泣的婴儿迅速做出反应,其实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亲密的接触,比如爱抚、拥抱、亲吻,还可以对宝宝讲话、唱歌,而不一定每次都要抱起来哄(这个细节要注意)。

2. 父母情绪态度积极

以积极、快乐的情绪与孩子相处,会让他们信任父母,建立起安全依恋,减少孩子哭的次数。

3. 鼓励孩子探索环境

当孩子以后探索周围环境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孩子的安全感也能得到加强。当然,家长一定要保证环境是安全的。

4. 根据孩子性格特点调整

孩子的性格特质各有不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慢慢调整,选择适合他的方式(丁妈注:比如胆子大的孩子可以多一点放手)。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值得信任和依赖的。

建立安全依恋之二:让孩子做好准备

婴儿时期的孩子,认知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会以为只有他们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

因此,孩子看不见父母时,会恐慌地以为父母消失了。

家长通过玩游戏和讲故事改善这种情况,让孩子为将来的短暂分离做好准备。

比如:半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通过玩「躲猫猫」的游戏认识到:一件东西即使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仍然存在;即使父母离开,还是会再回来,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久而久之,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这种恐慌也会逐渐消失。

建立安全依恋之三:避免强迫分离

情景 1:「爸爸又要把我送到那个地方,我不要!」

——家长需要逐步、温柔地对待每一次分离,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

爸爸送宝宝去幼儿园,路上宝宝突然开始哭,离幼儿园越近就哭得越厉害。到了幼儿园,宝宝当然不愿跟爸爸分开,只能由老师强行抱了进去。那被抱着一路挣扎哭喊的场景,真是让爸爸心疼。

就这么把孩子强行抱进幼儿园,是极不可取的。

这么做,轻则让孩子对父母和老师失去信任,以后对去幼儿园更加警觉和抗拒;重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去幼儿园是学习独立的过程,但却误解了「独立」的意思。被迫独立,是童年的创伤,会让孩子产生一辈子的不安全感。

而童年的不安全感,会让孩子在成年后,无法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

所以,父母有必要避免孩子小小年纪就遭受强迫分离的创伤。

那该怎么做呢?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分离的时候,如下文所讲的固定的「告别仪式」,则可以带给孩子更多确定感,让分离不再那么艰难。

那要是告别仪式之后孩子就是不愿意跟爸爸分开,该怎么办?不要着急,坚持进行告别仪式,会好起来。刚开始,可能的话,可以在幼儿园内陪陪孩子,等孩子慢慢熟悉环境。

和孩子吻别900.jpg

建立安全依恋之四:建立仪式

情景 2:「妈妈又要不见了,我不能让她走!」

——和孩子说再见,尝试感受孩子的感受。

妈妈要去上班了,正在吃早饭的宝宝一下子哇地哭起来,抱住妈妈的腿不让走。妈妈蹲下身来,对宝宝哄了又哄,可宝宝还是在声嘶力竭地哭喊。妈妈叹了口气,似乎每天上班都要不可避免地经历这样一番折腾。看来,想说服宝宝是没有希望了,妈妈强行挣脱了宝宝的小手,一狠心「嘭」的一声关上门。与此同时,她听到身后传来宝宝那充满恐惧、无助而又委屈的哭声。

为了消除孩子在父母离开后的不安全感,暂时离别时,父母最好和孩子告别。

1. 不告而别的坏处

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哭闹,狠狠心绝决地走掉,或者趁孩子没注意就偷偷摸摸地赶紧离开,以为「长痛不如短痛」,能让孩子更快地适应环境。

其实孩子发现父母突然不见之后,会更加恐慌,甚至感觉父母不要他、以后也不敢再相信父母了。

孩子还会不断地设想父母「什么时候又会突然消失」,心理也会时刻处于压力之下。

这样,即使父母在孩子身边时,他们也会紧盯着父母,喜欢缠住父母,不仅让父母难以拥有自己的空间,也阻碍了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

2. 告别的具体仪式

所以,每次离开前,都请跟孩子进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

这个告别仪式需要包含下面的内容:

  • 说明你要去哪儿、去多久;

  • 说完后拥抱、爱抚孩子;

  • 鼓励孩子对父母说「再见」,这样可以增强孩子自己的掌控感,让他们更有勇气去面对新的环境。

父母回来时,也应如此,要建立一个固定的重聚方式。

3. 告别要温和而坚定

在和孩子告别时,父母自己的语气、态度和行为要平静、坚定而温和,不能反反复复,欲走又不舍得走。(送完孩子不走、还躲在幼儿园门口偷瞄孩子的,说的就是你!)

因为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因而受到成人情绪的影响。

当告别和重聚能够建立一个固定的方式,孩子就会慢慢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经常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能够独处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儿,从而进一步增加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建立安全依恋之五:逐渐熟悉环境

情景 3:「这里和家里不一样,我害怕,想妈妈……」

——带孩子熟悉陌生的环境,鼓励他们接受新环境,增强自主感。

妈妈把宝宝送到幼儿园了,宝宝依依不舍地走几步一回头,妈妈不放心,站在门外目送宝宝走远。进了教室,宝宝的情绪还是很低落,一个人坐的墙角,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到了午睡时,宝宝就更想妈妈了,蒙着被子抽抽噎噎着哭了起来。

孩子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和伙伴,容易产生受挫感。

  • 父母应该带着孩子熟悉周边的环境,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互动,平时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小朋友接触、交往。

  • 父母可以让孩子带着熟悉的毯子、玩偶去幼儿园,通过象征物给孩子力量,让孩子更有勇气去面对新环境。

以上方式,都能帮助孩子减轻与父母分离时的焦虑,增进孩子对陌生环境的信任,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理解了孩子的需要,就可以成为他们永远的温暖港湾。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源:Pixabay.com

相关文章

cover
关系发展关键期6 个月:开始发展出同理心,更喜欢帮助那些帮助他人的人。6~9 个月:开始建立自己的第一段依恋关系(通常是和母亲),这段关系直接影响他的社交模式。12~24 个月:社交能力大大发展,开始建立真正的同伴关系。自我发展关键期4~10 个月:自我感逐渐曾强,开始作为社会同伴建立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10~15 个月:因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开始将自己和父母区分开来。15~18 个月:开始
cover
每次发布关于宝宝睡眠的文章,就会收到妈妈们这类留言:宝宝能不能和老人一起睡?孩子到底跟谁睡最好?和几个妈妈聊了聊,她们都无一例外的提到一个现状:家里宝宝都是和老人一起睡,还提到了一篇网络热文《孩子和谁睡,竟影响了他的一生》。文章内容和结论如下: 孩子和老人睡,影响心智发育; 孩子和妈妈睡性格更优秀。真的有这么严重么?孩子和谁睡真的会影响他一生?我们找到了秦楠老师来解读解读。孩子和谁睡,和性格养成关
cover
每次发布睡眠相关的内容时,都会在后台收到一些关于「宝宝跟谁睡更好」的留言。特别是爸爸妈妈白天都要工作的状况下,宝宝晚上和谁睡,的确成了很多妈妈的困扰。图片来源:后台截图如果老人可以照顾宝宝的话,和老人睡肯定是首选,但是网络上关于「宝宝和老人睡」的信息却又充满了恐吓性。图片来源:网页截图总结起来看,无非这几点:孩子和妈妈睡,性格更优秀;孩子和老人睡,影响健康和发育。真的有这么严重?孩子和谁睡真的会影
cover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上班?相信每一个孩子,都问过这个问题。去上班,才能赚钱给你买零食玩具呀。我也不想上班,但是为了宝宝,再累也愿意啊。大人都要上班的,所以我必须去啊。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这样回答孩子。工作是为了谋生本没错,但工作却不仅仅是为了谋生。父母随口的一个回答,有可能是孩子对职业的最初理解。职业启蒙没做好,不仅会对孩子职业观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既然孩子迟早要面临工作,那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