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药物(ATD)治疗,是甲亢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抗甲药物有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
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类似,但在代谢方式和副作用方面有所不同,因此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有所差别。今天就来讲讲甲巯咪唑的使用注意事项。
甲巯咪唑也就是通常说的「赛治」「他巴唑」。
甲巯咪唑的疗程一般为 1~2 年。
但有些人在停药后会出现病情反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导致疗程延长。
在服药期间还需要患者定期复查甲功情况调整药物剂量,通常 1~3 个月复查 1 次,具体频率根据病情稳定情况由医生决定。
1. 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也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下降。重度粒细胞缺乏可能引起重症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2. 肝功能损害
同粒细胞缺乏一样,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肝功能损害的表现,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好、皮肤和或巩膜变黄、尿黄等症状。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且以胆红素升高为主。
3. 过敏反应
轻微表现为发热,皮疹等,重度表现为剥脱性皮炎。
马上就医,请医生处理。
因为甲巯咪唑有这些常见副作用,所以在开始治疗前,通常会先查血常规和肝功能,明确没有存在粒细胞减少或者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再应用。
服药过程中也应该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一般肝功的监测频率为一月一次,或与复查甲状腺功能时同时复查。
血常规的监测频率初始为一周一次,三个月后如果没有出现粒细胞减少的情况,可降低监测频率,与复查甲状腺功能时同时复查。
复查是及时发现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的主要手段。
若在复查间隔时间内出现上诉副作用相关的症状或者任何明显不适,应提前复诊。
1. 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如果出现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
人体的中性粒细胞正常值在 2.0 × 10^9 个/L 以上。当中性粒细胞低于 2.0 × 10^9 个/L,但高于 0.5 × 10^9 个/L,叫粒细胞减少。如果出现粒细胞减少, 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并继续监测血常规。
当中性粒细胞低于 0.5 × 10^9 个/L 时,就叫粒细胞缺乏。如果出现粒细胞缺乏,应到血液科就诊,应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住院,必要时激素治疗并且同时抗感染治疗。
2. 肝功异常
程度较轻且没有临床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应用保肝药物,监测肝功能的同时继续抗甲治疗。
如果出现肝功损害,转氨酶水平或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 2.5 倍,应立即停药,到消化科就诊,保肝治疗,必要时激素治疗。
3. 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轻微过敏反应,如果在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尝试小剂量继续抗甲药物治疗。
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抗过敏治疗或者必要时激素治疗。
4. 其他
如果用药期间,特别是起始阶段,出现低血糖症、消化系统症状,或者其它您认为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适,应该咨询医生,明确是否需要停药或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责任编辑:海棠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