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演变为我们能直立行走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品 —— 脚。
它能适应不同的运动模式、动力和力量大小。出生时它健健康康,但多年来它因重心偏移而超量工作,并因追求时尚潮流而饱受折磨,由此形成了如高弓足、扁平足、拇外翻等各种问题,伤痕累累。
本期会为大家介绍足部的结构功能、足部结构改变对其他关节的影响,以及
足部常见问题的快问快答~
◆ ◆ ◆ ◆ ◆
01
足部:28 块骨头,33 个关节,112 组韧带,13 组外在肌,21 组内在肌肉,这些结构构建出来了足部极其重要的力学结构 —— 横纵足弓。足弓的出现使得足部很多功能得以实现。
功能:
02
足部最常见的结构改变是高低足弓的变化。
扁平足,学名 「旋前足」,当足部过度旋前后,使得足弓塌陷,足底扁平,减震作用消失。那么地面给予足底的撞击力,就会上传给膝、髋,甚至腰部,加重关节负担,增加运动损伤风险。
除此之外,还会造成下肢力线的改变:
跟骨外翻 — 距骨内收、跖屈、内旋 — 胫腓骨内旋 — 膝关节外翻 ~ 股骨内旋 ~ 骨盆前倾
而骨盆长期处于旋前位,一般会使腰部曲度增加,腰椎处压力增加,引发疼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有时治疗下背痛,不能单单只从腰部入手,还要考虑其他关节的功能评估结果。
高弓足,学名 「旋后足」,足弓比较高,减震性较扁平足较好。但仍然会造成力线的改变:跟骨内翻 — 距骨外展、背屈、外旋 — 胫腓骨外旋 — 膝关节内翻 ~ 股骨外旋 ~ 骨盆后倾
关节肌肉长期处于不良位置,会较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参加马拉松的人特别容易受伤。
◆ ◆ ◆ ◆ ◆
扁平足测试(Feiss 测试):
坐位:在足部未承重时,将内踝最高处与足底第一趾跖关节连线,并触诊找到舟状骨粗隆,并记住舟状骨粗隆相对于该连线的相对位置 A。
站立:双脚均匀承重,再次触诊找到舟状骨粗隆 B。
在正常情况下,A 和 B 位置靠得很近
如果舟状骨粗隆较这条线下降距离地面的三分之一以上的距离,表示存在扁平足问题。
03
常见问题回答
「骨刺」 是骨质增生的别称,本身形状并不是像刺一样,也不会到处 「扎人」 引起疼痛,而是关节为了稳定,代偿生长出来的。只有在增生影响到周围软组织,形成炎症时,才会出现疼痛。
不一定。外翻角度小且有疼痛者,以 「伤害最小,侵入性最小」 为治疗原则,先考虑保守的复健。外翻角度大,且保守复健没有任何缓解的情况下,会考虑手术治疗。
因在短短两个月,连崴两次脚,而被吐槽 「两脚八字不合」。
除了这个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脚伤好了,结构完整,并不代表脚的功能也恢复了,足部感觉的缺失,使得我们无法在受到危险时,快速反应保持平衡,导致再次受伤。
所以在首次严重扭伤且没有进行全面复健处理的情况下,很容易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演变成重复性损伤
当然不能,不然运动人群的面子往哪放?
有糖尿病足的人群建议尽量不要使用热水泡脚,因为糖尿病足温度敏感度降低,无法感知正确水温,容易造成烫伤。
本次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