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骨折了,该怎么办?

2019-06-11作者:丁香医生

36-骨折.png

骨折后有什么表现?

骨折后,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血肿或肿胀、运动有障碍。

骨折可能是骨折处移位,导致患肢外形改变,比如短缩、成角或旋转;可能是原本固定不能活动的部位,出现了不正常的活动;严重时骨折处的骨头甚至可能戳出皮肤表面。

骨折了,怎么办?

1. 止血

如果骨折部位出血,可用手或干净的绷带按压或绑住靠近心脏方向的出血点。

2. 暴露伤处

把受伤部位的衣物脱下来或者剪掉,动作一定要轻柔。

3. 冰敷

有条件的话,用毛巾包着冰袋或冰块敷在受伤部位。

4. 固定伤处

不要移动受伤的肢体,用木板、树枝、硬纸片甚至折叠多层的报纸进行必要的固定。因为伤处可能有内出血,不能固定过紧。

5. 尽快就医

简单处理后尽快就医,在看医生前,先不要吃喝,以防可能需要做手术。

如果是脊椎骨折,不要移动伤者,马上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如何预防骨折?

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单纯的外伤性骨折,但中老年人还要注意另外两种类型的骨折:疲劳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多是因为骨骼长期受到反复的、集中的、轻微的损伤,或发生骨囊肿,多发生在肋部、小腿或脚掌。

病理性骨折指在因为某些疾病而发生的骨折,比如骨质疏松、骨肿瘤、内分泌紊乱等,这种情况在遇到轻微的外力(甚至没有外力,只因有自身的重力作用)时就可能发生骨折。

  1. 下楼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2. 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要充分热身,佩戴头盔、护肘、护膝等护具。

  3. 视个人身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拐杖,避免摔倒。

  4.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5. 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反复骨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设计:一颗星

相关文章

cover
1.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Ÿ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Ÿ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Ÿ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Ÿ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
cover
知道关于骨质疏松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才能更好地应对! 1.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错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2. 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错
cover
1.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3. 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4. 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5. 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以下标准内:啤酒 570 mL、白酒 60 mL、葡萄酒
cover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预防看这里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 30 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中老年朋友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