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血肿或肿胀、运动有障碍。
骨折可能是骨折处移位,导致患肢外形改变,比如短缩、成角或旋转;可能是原本固定不能活动的部位,出现了不正常的活动;严重时骨折处的骨头甚至可能戳出皮肤表面。
1. 止血
如果骨折部位出血,可用手或干净的绷带按压或绑住靠近心脏方向的出血点。
2. 暴露伤处
把受伤部位的衣物脱下来或者剪掉,动作一定要轻柔。
3. 冰敷
有条件的话,用毛巾包着冰袋或冰块敷在受伤部位。
4. 固定伤处
不要移动受伤的肢体,用木板、树枝、硬纸片甚至折叠多层的报纸进行必要的固定。因为伤处可能有内出血,不能固定过紧。
5. 尽快就医
简单处理后尽快就医,在看医生前,先不要吃喝,以防可能需要做手术。
如果是脊椎骨折,不要移动伤者,马上拨打 120 急救电话。
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单纯的外伤性骨折,但中老年人还要注意另外两种类型的骨折:疲劳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多是因为骨骼长期受到反复的、集中的、轻微的损伤,或发生骨囊肿,多发生在肋部、小腿或脚掌。
病理性骨折指在因为某些疾病而发生的骨折,比如骨质疏松、骨肿瘤、内分泌紊乱等,这种情况在遇到轻微的外力(甚至没有外力,只因有自身的重力作用)时就可能发生骨折。
下楼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要充分热身,佩戴头盔、护肘、护膝等护具。
视个人身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拐杖,避免摔倒。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反复骨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设计: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