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血压是怎么升高的?

2016-03-08作者:陈罡

血压升高-900.jpg

在生活中,许多高血压朋友在就医的时候,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血压为什么会升高?」

说实在话,在现今医学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哪一位医学大牛能够确切地告诉你血压升高的具体原因。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我们用「原发性高血压」来指代 90%~95% 高血压。剩下 5%~10% 左右的高血压,我们发现它们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相应地把它们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尽管我们尚不能有丁有卯地为每一位高血压的朋友找出高血压的原因,但在生理学方面,对于正常血压是如何维持稳定的,医学界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在此,我们不妨简单了解一下。

血液容量影响血压高低

如果水管里没有水,压根儿就不可能产生水压。同样的,在循环系统,尤其是动脉系统里的血液容量,直接关系着血压的高低。如果一个人大量失血导致休克,血管处于瘪塌的状态,血压自然也跟着就降低。

如果一个人摄入过多的食盐,或者肾脏出了点状况,不能及时把多余的盐分和水分从体内排出,血管里充盈着过多的血容量,血压也会相应地升高了。

心脏力量影响收缩压

收缩压,就是量血压时,得到的比较大的那个数,比较小的那个数,是舒张压。

我们都知道,心脏在不断的跳动中把血液射向动脉,进而「灌溉」全身的大小血管。医学上把心脏每跳动一次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射向动脉的血量总和,称为「心输出量」。

心脏舒张时返回心脏的血液量越多,心脏收缩的劲越足,心脏跳动的次数越多,心输出量也就越大。

不难想象,每次心脏收缩时,射出的血量越多,对动脉血管壁的压力也就越大,收缩压也就随之升高,而心脏舒张时,存储在动脉血管里的血液并没有明显增多,因而每搏输出量对舒张压的影响不大。

心跳快慢影响舒张压

心跳的快慢叫「心率」。心跳次数的增加,使得心脏舒张「放松」的时间减少,这样,每次心脏处于舒张期时,仍有过多的血液残存在血管中,从而导致血管的舒张压升高。

我们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对于经常锻炼的人或者运动员而言,提高心输出量的方式主要是增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对于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而言,提高心输出量的方式主要是增加心率。可以想象,如果给这两组人群测量运动时的血压的话,我们可能会发现运动员的收缩压变化大于普通人,普通人舒张压变化大于运动员。

大动脉弹性影响收缩压

大动脉具有一定的弹力,心脏收缩的瞬间,大量血液涌入大动脉,动脉血管就会被「撑」大,动脉血管的弹性越差,血管容积能被「撑」大的程度越有限,这样,同样体积的血液只能被迫「挤」在更小的空间里了,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收缩压就随之升高。而心脏舒张时,由于弹性差的主动脉没有足够的回缩力来维持舒张压,舒张压也就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开始硬化,从而导致动脉收缩压的升高和脉压差的增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年人的高血压多是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目前国内外大多把脉压差>63 mmHg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界限。

外周血管影响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充盈在大动脉里的血液通过大动脉的弹性回缩力继续向中小动脉流动,继而「灌溉」全身的毛细血管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外周血管,尤其是中小动脉的阻力增加,就会导致大动脉流向中小动脉的血流量减少或者速度变慢,这样,在心脏舒张期里残留在大动脉里的血液量增加,使舒张压升高。

外周血管的阻力大小主要和血管的管径大小相关,当人情绪紧张时,小动脉壁的平滑肌收缩增强,管径减小,引起阻力增高,舒张压就会增加。

血压波动很复杂

在日常生活中,血压的波动远不止我们上面分析的那么简单。

血容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大动脉弹性和外周血管等诸多因素不是单一起作用,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为它们统一部署的就是我们身体里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健康人的血压在日常生活中是保持基本恒定的,但并非是一成不变。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运动等因素都会使血压升高。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体检时,如果医生测量您的血压偏高,会让您外出放松 10~15 分钟后再重复测量一下?其缘由就是为了消除紧张情绪的影响。

曾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让一组青少年玩刺激性的电动游戏,随着游戏的进行,他们的血压都比安静状态下升高,游戏结束后,体型正常的青少年肾脏排钠的速度加快,血压很快回复到平时的状态,而体型肥胖的青少年肾脏排钠的速度较慢,血压恢复得也偏慢。

这个试验告诉我们:我们判断一个人血压正常,并不是说他的血压一直处于正常水平,而是说血压的升高没有成为一种常态,没有对脏器产生损害。任何人的血压在一定刺激下都会升高,但得益于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血压总是趋向于正常,在刺激因素解除后,血压会很快恢复到平时状态。

但是,对高血压的患者而言,血压在很长一段时间高于正常值范围,这说明,身体对于血压的控制能力有了变化。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了解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还只能很笼统地把这一部分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有些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比如肥胖、烟酒、遗传等。


本文摘自《高血压,看这本就够了》一书,由作者授权丁香园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相关文章

cover
小凡今年 22 岁,近一段时间总感觉头痛、头胀。她到校医院一检查,血压有 150/70 mmHg。后来医生给小凡反复量了几次血压,依然偏高。考虑到小凡还有些心慌、手抖、怕热、体重下降的症状,医生便为她做了甲状腺功能、彩超等检查,最后发现小凡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让小凡奇怪的是,医生并没有使用降压药物,只是让她吃治疗甲亢的药物。结果半个月后小凡的血压就正常了,甲状腺功能也逐渐正常,症状也
cover
据调查,在我国,约一半的 60 岁以上老年人有高血压。有不少人认为,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其实不然,不论多大年龄,只要三次测血压(不是同一天测量)高于 140 / 90 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在老年人当中,高血压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控制不良,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等情况,会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跟中青年相比,老年人的高血压还有一些特点,家人需要根据这些特点
cover
什么是血压过低?医学上称血压低于 90/60 mmHg 的情形为低血压。血压通常被表示为一对数字。第一个较高的数字是收缩压,就是心脏向外周动脉泵血时的血管内壁的压力。第二个数字是舒张压,就是心脏舒张的时候,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健康人群中无症状的低血压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需要任何治疗。然而,如果怀疑低血压是由身体的其他疾病导致,或引起了某些症状,则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在老年人,低血压有可能引起心脏和
cover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很多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正常成年人若是偶尔一次血压结果偏高也不必太过担心,可以在安静状态下至少休息 20 分钟后重新测量,或是连续几天多次测量。一般来说,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若 3 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高压)高于 140 mmHg 或舒张压(低压)高于 90 mmHg,则需要警惕高血压[1]。高血压患者前期或是轻症时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