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科医生,最基础的操作就是换药。
而换药,并不仅仅是老师或老贺教给我们的那些操作标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完善,需要我们在临床中摸爬滚打,不断学习,要因病制宜,更要因人制宜。
操作标准是「指南」,那因人制宜,就是「非正式不全面指南」了……
一位父亲,穿着打扮显得很有素质,带着他的女儿来找我换药。我带着女实习生把他们领到换药室,由于是门诊做的一个乳腺小手术,属于隐私部位,不方便,我就请那位父亲在床帘外等候。
而他再三嘱咐我,不允许让实习生换药,必须由我亲自来换,我无奈地答应了。
刚要伸手去撕敷料,病人就惨叫了起来……
我被吓到了,病人的父亲也被吓到了,在床帘外大声质问:「你这是怎么换药的?」
但,显然解释也没用,伴随撕开敷料的那段时间,是一声声此起彼伏的惨叫声,病人父亲忍不住拉开窗帘看看我到底对他宝贝女儿做了什么,一旁的实习生赶紧把床帘拉上。
我自认为是换药最温柔的了,但结果换药却伴随着眼前病人的哭声和背后家属的责备声:「孩子还小,你就不能轻点?」
看一眼病历,23 岁!
二!十!三!岁!
孩!子!还!小!
最后受不了,我把病人的父亲请出换药室,然后对病人说——
「你父亲已经出去了,你就是喊破喉咙也没用了。」
别说,还真管用,病人也不喊痛了。当然,也没喊「破喉咙」。
曾给一位胃癌术后病人换药,每次换药都有一种当电灯泡的感觉。
事情是这样的,每次换药的时候,病人也没喊疼,只是双目紧闭,病人的妻子在一旁,右手绕过病人的脖子,顺势紧紧搂住病人的整个头,夫妻脸贴着脸,左手不停地在病人脸上轻轻抚摸,一遍又一遍,口中用闽南语念叨着:
「心肝宝贝,不痛不痛哦,乖,咱不痛哦;乖乖,心肝宝贝,不怕不怕,有我在,不怕」
然后再呼呼两下,呼呼、呼呼、呼呼……
这暧昧搞得,完全当我是透明的。
我只能假装淡定地换药,不行,我得稳住,手不能抖,赶紧换完赶紧逃离这是非之地,我的心就快酥了、快化了。
遇到这种案例,关键就是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要有无我、无物的境界。
——只要别秀成「伤口疼不疼我帮你吹吹吧」就好。
你轻点、轻点、轻点;
你撕慢点;
病人很痛,你要轻点;
这里,这里(并用手指伸过来指),就是这里,药水没擦到,还差一点,诶,你这里多涂点药水,还有这里;
这里,药水太多,要流下来了,快(顺势熟练地抽出几张面巾纸给擦了,面巾纸啊!);
这个是什么东西啊(指着一个小血痂),怎么黑黑的啊?把它拿掉;
这边擦干点;
纱布多垫点,这不够,再多放几块;
这个没贴到;
这个贴太皱;
……
最后还要用挑剔的眼神检查一下,按按敷料周边。
每每遇到这样的家属,最好的应对就是温柔地问一句:「这么巧,您也是医生吧?」。
「不是」
再问:「那您绝对有学过换药吧?」
「没有」
再回:「那我是医生,并且我专业换药好几年,您先不要说话,来,让我教您怎么换药,保证换得又快又好又标准。首先是无菌原则!然后……」
只不过,往往这次解释完,下一次换药的时候,又是一种循环……
很多时候,在查房时,家属有什么问题都会憋在心,待去换药的时候,就来个大吐为快。
简单模式:
什么时候可以吃饭?
什么时候可以喝水?
今天有几瓶药?
今天可以拆线了吗?(这个问题可以从术后第一天问到出院那一天,每换一次药,都要问几次)
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今天可不可以出院?
……
普通模式:
医生这个管子怎么有液体?
医生,这个引流管什么时候拔?
这个尿管什么时候能拔?
氧气可不可以不吸?
……
如果不幸碰上了困难模式——
这个药为什么是白色的?
为什么要滴 NaCl? NaCl 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要滴葡萄糖?
玻璃瓶的和塑料瓶的 NaCl 有什么不一样?
X 度上说这个药……(省略一百字),对吗?
白蛋白能不能多滴几瓶?
……
换药遇到这样的家属,问题留到换完药再说,千万别分心。
请先为自己默哀 3 秒钟,然后深吸一口气,速战速决。
「换药非正式不全面指南」声称,换药时需要警惕周围家属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这怎么说?
换药的时候,会有家属害怕,不敢看,躲得远远的,但更多的家属或者出于好奇,或出于关心,或出于所谓的练练胆,硬是凑过来来看。
——于是,还真有家属在练胆的过程中,光荣地晕倒了。
只能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组织家属把这位晕倒的家属抬上陪伴床,摆好体位,叫来护士做个简单的检查……
换药前,先好言劝诫旁边的家属都不要看,如果一定要看请先做好心理准备——简直可以当做口头禅。
多数患者还是十分尊重医生的。比如闽南地区的人们把医生和老师都尊称为「先生」,比如,王先、吴先、郑先等。
但是偶尔也会遇到这样的病人或家属,可能是由于我经常换药,他们打心里认为我不是医生,他们给的定义是「换药师」,就会喊我:「换药师,或者换药的」。有的不知道怎么称呼,就直接喊:「姓吴的」。
这些听听就算了,但极少数家属会把我喊做「小弟」 。每次换药,都是小弟前,小弟后。在走廊当着一群病人家属的面也喊我「小弟」,来办公室当着所有医生的面也喊「小弟」,这可把大伙逗乐了。
因此我还特意搜了 「小弟」一词解释如下:
1.[young brother]∶幼弟 小弟闻姊来。——《乐府诗集 · 木兰诗》;
2.[friend or acquaintance]∶男性朋友相互之间的谦称;
3.[young male servant or young waiter]∶年轻的男仆或男服务员;
4.指男性生殖器;
5.与「马仔」同义,一般指那些充当黑恶势力头目的打手、帮凶的人,略带贬义。
医院本没有「小弟」,定治疗方案、做手术、交代病情、换药的都是同一个人,在换药的时候,就变成了「小弟」……
噫。
本文作者:一只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
排版设计:张琲琲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