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否也被这样的问题困扰:
「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但让他学什么好呢?」
相信各位爸爸妈妈们在各种育儿公众号或育儿书上已经看到过很多类似下面这样的建议:
挑选兴趣班的时候,一定要征询孩子的意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太强调考证、考级这种「功利性目的」,也不宜使用零食、礼物、奖品诱惑孩子坚持学习,要培养孩子的「内部动机」。
强烈建议家长跟班就读,随时观察,发现老师教学有问题或孩子不适应,就主动提出放弃,再选报其他的兴趣班,呵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学得好不好并不重要,贵在坚持,培养恒心和定力。孩子都会有懈怠情绪、畏难心理,但是谁刚开始都有困难,家长必须温和而坚定。
……
实话说,流传广泛的权威观点,的确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方向,但相信不少爸妈会跟我一样,在真正实施起来,又会发现困难重重。
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万一班上的孩子都会一门乐器,我的孩子不会怎么办?
万一他的天赋是声乐,我报成了器乐怎么办?
不学英语,错过国际交流的机会怎么办?
专注英语,耽误了母语的发展怎么办?
关键的时候没有逼一把,错过了关键期怎么办?
拔苗助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毁了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现在,深呼吸,放轻松,我们来讲几句实在话。
我们打开一篇又一篇育儿科普(保不齐也有人因此才打开这篇文章……),期待能从别人的理论里,读到完全适合自家孩子的成才之路。
这怎么可能呢? 就算你发现了能够完全「照本宣科」的方法,你愿意让孩子成为别人的复制品吗?
(就算你愿意,孩子也不愿意啊)
其实,绝大多数父母并没有很大的野心,我们并不指望孩子将来成为钢琴大师,艺术家,或者奥运冠军。所谓的兴趣班,只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有滋味一点,视野广阔一点,乐趣多元一点。但是一旦面临竞争,比较,升学压力时,那些轻松愉悦的心态就会受到挑战,会担心自己是不是耽误孩子前途的那个人。
于是,我们又会给自己贴上了「做错事」的标签。
然而,事实上,你不得不承认,你永远无法完全掌控孩子的未来。所以,请撕下你身上「做错事」的标签。
因为我们一旦开始担心自己有没有犯错,就会去寻求专业的指导,专家的意见,把一件快乐自然的事变得复杂而繁琐。不但是一场徒劳无功的寻找,还把注意力从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移开——关注理论的时候,就没法真的去关注到孩子。
很多你认为是「做错」的事,也许对孩子反而是有意义的。
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给父母施加额外的压力,好像必须了解孩子的兴趣才是好父母一样——你已经是了,没有人比你更懂你的孩子。还记得他(她)刚学说话那时候吗?别人都听不懂他(她)自创的那些字句,而你是何等轻松自如地扮演孩子与世界之间的翻译官啊!
不需要任何天赋,没有专门训练,也不用看什么理论文章,对你来说,了解孩子就是那么自然而然。
只需要耐心和时间,去陪伴,去感受,去理解就好。
如果他把画笔扔掉了,问问那一刻他在烦躁什么。
如果他抱怨画画不好玩,跟他聊聊最难受的是哪个环节。
如果他感觉练习太枯燥,试试看能不能把它变成更有意思的游戏。
如果他始终更喜欢动画片,就去观察为什么动画片对他有那样的吸引力,什么时候他会开怀大笑,什么时候会看得全神贯注。
这当然算不上什么专业指导,连指导都算不上。
因为每一个父母一直都在这样做。
假如有人这样问。
没法回答,也不用回答。就像前面讲到的,我们大多数父母,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并不是为了能让他将来成为钢琴大师、艺术家或者奥运冠军。我们之所以给孩子报兴趣班,只不过是想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多彩、更有趣,让他的视野变得更广阔。
所以,满世界的兴趣班,随便报一个就好,体会它带来各种愉快的可能性。然后去体会孩子喜不喜欢,开不开心,而不是担心自己是不是一定正确。
没关系,不必担心孩子的天赋被错过。只要我们足够关心,耐心等待,在他的天赋被全世界发现以前,他一定有办法让我们先发现。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号「妈呀我呀」,有删改,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giph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