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感冒、发烧真的有必要每次都要验血常规吗?

2016-10-29作者:施翰

255901906_medium.jpg

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在相同的环境下,会比成人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也更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

曾有宝妈抱怨过,宝宝感冒发烧,上医院都免不了要做检查,几乎每次都要化验血常规,这个检查有什么用呢?有必要每次都做吗?医生就不能好好看看孩子,开药治一治吗?又是抽血,又是检查的,是不是想让我们多花钱……

孩子生病本来就很不舒服,还要抽血检查,爸妈们难免会心疼,这点丁妈也可以理解。

但在给孩子做检查这点上,医生也是有「苦衷」的。

医生的「苦衷」

感冒、发烧,是再常见不过的疾病,不少家长觉得,这么常见的病,处理起来应该很简单嘛。但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让临床医生深感头疼的问题。

其头疼之处,不止在于感冒、发烧,涉及的不仅是症状、诊断,还涉及了对病情的评估、治疗等方面;还在于对「感冒」「发烧」的理解,我们普通人和医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感冒,其实包含了几十种疾病。

医学上通常将「感冒」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这其中包括了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我们日常所说的「感冒」,除了上述这些疾病之外,还可能是流感,或是麻疹、流脑、百日咳、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这些疾病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大部分没有学习过医学知识的人,就很有可能会把这好几十种疾病,都笼统地叫做「感冒」。

发烧,只是疾病的一个表现,究其病因可能会是错综复杂的。

发烧可以是感冒的一个症状,也可以是幼儿急疹、川崎病、麻疹、猩红热、结核、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风湿热、败血症等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

能引起发烧的这些疾病中,很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 90% 以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细菌、支原体等感染也会引起发烧;当然也有不是感染引起的,比如免疫性因素也会引起发烧。

正是因为疾病的复杂性,有时医生需要通过一些检查来帮助判断,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验血常规有什么用?

一般来说,当孩子出现发烧和其他一些感冒症状,化验血常规通常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1. 帮助判断感染类型

在很多医学相关的文章都简要地提到过,血常规可以帮助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WBC 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血常规中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传统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筛查工具之一,但其结果并不能作为绝对的判断标准。

2. 评估疾病风险

WBC 计数也常被用作评估发烧患儿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标准之一。

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或缺乏可见于各种感染,也可能继发于肿瘤、中毒或服用某些药物之后,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所致,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或缺乏都可能会造成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严重的细菌感染。

此外,血常规中还有许多其他指标,如中值细胞(三分类法)或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计数和百分比(五分类法)等,这些值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对于健康宣教和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那有必要每次都验血常规吗?

血常规有它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每次都需要化验血常规。

如果是因为感冒、发烧就诊,那么血常规并不是的常规检验,也就是说,血常规不是每次感冒、发烧都必须化验的,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

因为,血常规虽然可以帮助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但其结果也只是一个参考,并不能完全根据血常规的结果来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WBC 计数降低也可能是严重细菌感染的表现, 而 WBC 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或百分比都增高,也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也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尤其在疾病的早期,这种判断标准更不准确。

近来的研究也显示,单独应用外周血 WBC 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筛查工具既不敏感,准确性也不高,很难得出一个明确区分的标准,尤其是对 3 个月以下的小宝宝。

要不要验血常规,需要医生认真的面诊基础之上,综合详细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视具体情况决定。

而爸妈们可以参考下面这几条原则,来和医生达成沟通和一致:

  • 一般来说,在感冒、发烧的第一个 12 小时内就化验血常规意义不大。

  • 如果考虑为感冒或只有发烧而没有其他症状,精神状态也还好的话,优先考虑病毒感染所致,那么前面几天没必要急着化验血常规。

  • 如果发烧超过 3 足天(72 小时),可以考虑化验血常规。

  • 如果发烧超过 5 足天(120 小时),强烈建议化验血常规,而且需要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


孩子生病,爸妈难免担心,但现在的爸妈有时候真的有点太焦虑了。

如果宝宝已经三个月以上,又只是刚开始发烧,精神状态也还好的话,这种情况可以先不用纠结要不要去医院验血。可以先观察宝宝的情况,针对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点击查看宝宝感冒发烧时,该怎么护理。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参考文献:

Feverish illness in children : Assessment and initial management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NICE clinical guideline 160)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luenza in Children, 2016 - 2017. Pediatrics. 2016;138(4): E20162527.

胡亚美,江载芳,申昆玲,沈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8 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王晓川. 血常规白细胞及其组份判读的一知半解.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5):324 - 326.

相关文章

cover
我们去医院看病,医生常开的血液化验项目里,血常规大概最常见了。化验单上那么多项目,医生是怎么看的,又为病人提供了什么信息呢?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些例子。「感冒」了为啥要验血?28 岁的小王最近一周「感冒」了。都说感冒一周就好,小王苦苦熬了一周还不见好转。今早刷牙,喉咙痛得嘴都张不开,只好来内科门诊看医生。医生听说她早晨起来吐的痰是黄色,看看喉咙,又拿出听诊器前胸后背地听了一遍,啥也没说,给他开了个血
cover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发烧带孩子去看医生,又是安抚宝宝、又是慢慢在队伍中往前挪,好不容易才等到接诊,医生却让娃先去做个血常规,扎个手指。等几十分钟后,机器会打印出血检结果单(就像下面这样)。医生对比血检单,结合其他诊断后,多半会说:「你看这个指标变高,你家孩子的感冒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本想多问医生两句,下一个患者已经进门,你只好拿着医生开的医嘱去拿药……看着血检单上的各
cover
之前看到李冰冰被扎针的消息,没想到今天的新闻称李冰冰在「澳连续高烧 16 天,人已经虚脱到无法行走,医生无法确诊。连夜回国送往协和医院,被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炎不就是高烧喉咙痛吗,化脓性扁桃体炎又是咋回事?为什么李冰冰会这么严重?这「化脓性扁桃体炎」到底是什么症状?对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来说,潜伏期一般是 3~4 日,经常是当事人先有一侧的喉咙痛,慢慢发展成双侧,吞咽时疼痛加剧。如果细菌
cover
抗甲药物(ATD)治疗,是甲亢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抗甲药物有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类似,但在代谢方式和副作用方面有所不同,因此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有所差别。今天就来讲讲甲巯咪唑的使用注意事项。甲巯咪唑也就是通常说的「赛治」「他巴唑」。甲巯咪唑吃多久能治愈呢?甲巯咪唑的疗程一般为 1~2 年。但有些人在停药后会出现病情反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不能积极配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