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自行车当作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把它当做运动。
相对于跑步、跳操等来说,骑车对膝关节的冲击力小得多,非常适合体重过大的胖友,以及膝关节有损伤朋友选择。(自行车也是膝关节术后康复常用的工具)
那么问题来了,骑车减肥的效果真的好吗?好像也有人没瘦下来啊……
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骑车的减肥效果,应该挺差的。
你看,我骑了半天都不出汗;骑车感觉好轻松啊,一个多小时了都没感觉累;......
我们常说:能够坚持的运动,就是好运动。
骑车很容易坚持,就是一大优点,而这要感谢车的惯性给了你不少帮助,省了一些力气。
但不是说不出汗就是运动量小,汗少很可能只是风吹着吹着,它自己干了而已。(也和你本人汗多汗少有关)
骑车和跑步一样,也是不错的有氧运动。
我们做个简单的类比:
如果以 22 千米/小时的速度骑行,大概相当于 8 千米/小时的速度慢跑;
如果是 10 千米/小时以下的速度,基本上和步行强度类似。
发现了吗?别再问骑车或跑步的减肥效果好不好了。骑车和跑步都一样,当你的速度越快、时间越持久、强度越高时,能量消耗越大,效果自然越好。
想要骑车效果好,推荐你要努力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差不多是能感觉到微喘的程度);每天骑不低于 30 分钟,一周不低于 5 天。
对于大部分人,这个要求不难吧,基本上,骑车上班加下班,骑得稍快点(当然要注意安全)就能实现。
如果你觉的这样的运动量还不够,还可以在周末和亲朋好友进行长距离的骑行或越野。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现在骑个车出门就能减肥了?别着急。
骑车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使用目的和喜好,选择不同类型的自行车。但不是所有自行车,都能达到足够的速度和强度的。比如:
普通自行车
通勤上班,日常短途出行用的最多的。一般来说,骑行姿势为弯腿直立上身,或者稍微弯腰。
优点是,舒适度较高,长时间骑行不易疲乏。缺点也比较突出,不容易提高速度。
山地自行车
外形比较酷炫,深受男性朋友喜欢。特点是,可以变速、轮胎粗、可以减震,强力骑行的时候更不易损坏,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公路自行车
就是我们看环法比赛时,运动员们使用的自行车啦。最大的特点是,轮胎很细,而且骑行时的倾斜姿势非常夸张。
这样子,结论就清楚了吧?
如果要把自行车当做一项运动来对待,热别是想要减肥的,而不要对普通自行车、甚至某些小轮自行车,期望过高。
推荐山地车或公路车(再次强调要在安全路段上)。
如果你问健身房里最火爆的课程是什么,答案很可能会是动感单车。
动感单车属于高强度间歇训练,是不错的有氧运动形式。
动感十足的音乐,教练激情的口号,学员疯狂蹬车、挥汗如雨,确实让人感觉运动不枯燥了,减肥大业的完成指日可待了!
但它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不足 1 :容易脱水,损伤听力
骑车大汗淋漓,确实会让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但这汗水多是因为闷热、憋屈,「蒸」出来的。再加上配乐的音量过大,对听力的损伤可不小。
这样的运动环境,实在算不上是适宜,其实并不非常推荐。
不足 2 :膝关节损伤的风险
动感单车不像普通自行车,很多动作要求站姿骑行,在这种动作下,脚部是被固定的。如果腿部姿势控制不好,长期做左右摇晃的动作,可能会造成韧带和半月板的损伤。
而说到损伤,骑普通自行车时也该多注意。
每个人的身体形态都不同。自行车作为工具,就一定要让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最大程度的舒适。
如果车不对,骑行姿势就不对,不仅骑起来不舒服,久而久之还容易造成损伤。
所以无论骑哪种自行车或动感单车锻炼,都千万不要过度,不然可能会有更多的损伤。
损伤下背和膝盖:有挪威研究学者研究了专业自行车运动员的过度运动伤害,主要是下背和膝盖,其中 45% 的是下背,23% 是膝盖。
损伤颈椎和胸椎:如果骑车时颈部和头持续维持同一姿势过久,颈椎过度伸展,胸椎过度弯曲,容易造成这两个部位持续受力而产生慢性损伤。
就像是整天坐在电脑前或低头玩手机一样,长时间坐在自行车上,也容易脊椎紧张和僵硬,甚至恶化成过度使用损伤。
所以,如果不是专业自行车运动员,平常就别只骑车,不做别的运动,也不建议远距离长时间骑车。
建议平常多搭配着做做颈部和背部的力量训练和拉伸放松。
推荐训练 1 :墙壁天使
姿势 1 :开始动作是背部、臀部、头和手臂靠着墙。
姿势 2 :举起手臂过头,慢慢沿着墙壁降低手臂,专注于挤压肩膀靠拢。
每次做 3~5 组,每组 10 到 15 次。
推荐训练 2 :俯卧 TWY
俯卧于瑜伽垫,双臂外展与躯干形成 T 字,或者屈肘 90°与躯干成 W 字,或者双臂外展与躯干形成 Y 字。
然后双侧肩胛骨向内、向下收紧,双臂抬起 2~3 厘米,保持 3~5 秒,回到起始姿势,重复 10~15 次/组。
每次按照 T→W→Y 的顺序,做 3~5 组。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参考文献:
Overuse Injuries in Professional Road Cyclists,Benjamin Clarsen, PT, MSc, Tron Krosshaug, PhD and Roald Bahr, MD,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