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发现就是中晚期的肠癌,一个方法可以避免

2022-06-20作者:丁香医生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肠息肉和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都有关系,发生率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50 岁以上、男性更常见。

另外,肥胖、年龄也都是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BMI 每增加 5 个单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就增高 19%。

检查出肠息肉,一定要切吗?

一般来说,小于 0.5 厘米的非腺瘤性息肉可以随访观察,其他情况下都更建议切。

而且,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光靠看是无法 100% 肯定息肉是不是腺瘤性,会不会有癌变的风险,需要切下来进行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认。

可别一听到割息肉就觉得是个大手术了,目前绝大部分的息肉都可以在肠镜下切除,和做肠镜没什么区别,只有息肉特别大或者有特殊情况时,才会考虑外科手术。

作为中国五大癌症之一的结直肠癌,每年有 38 万人被诊断出来,19 万人因它死亡,通常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

而美国、日本在执行国家肠镜筛查计划后,在更早阶段阻拦了结直肠癌,20 年后结直肠癌发病率大大降低。

肠镜是结肠镜的简称,可以用来观察结直肠/大肠的状况。

我们不能准确知道一个息肉是不是 100% 会变成肠癌,但可以确定的是,通过检测和消除有潜在危险的息肉,可以避免许多大肠癌病例的发生。

如果家里人有以下高危因素,快带他们去做肠镜吧。

  • 50 岁或以上的人士
  • 有家族史
  • 曾经患过大肠息肉或肠癌的人
  • 有遗传性综合征的人
  • 有炎性疾病的人,比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


本文合作专家:于洋 北京肿瘤医院 肠胃外科 住院医师

本文审核专家:魏玮 消化内科医生

策划:范范 | 监制:Feidi

相关文章

cover
随着胃镜、肠镜的普及,这些逐渐成为人们常规的体检项目,不少人在检查后被告知有结肠息肉。可是,息肉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变成癌?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什么是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是指结肠和直肠内高于周围肠黏膜的隆起物。也就是说,但凡是从黏膜表面凸向肠腔内的「小肉肉」,在未明确病理性质之前,都可以叫做息肉。这些息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有的像木耳,有的像蘑菇,有的像土丘,有的像珠峰……这些息
cover
「2 公分的息肉,你还敢在肚子里养两年,人家一点点小就赶紧切了!」 今年年中,杭州的方先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体检时做了肠癌筛查,结果呈现阳性!当时方先生存了一点侥幸心理,直到开始出现了 「总想跑厕所」 等不适感,方先生这才来到浙二就医。了解情况后,浙二消化内科的杜医生都替方先生捏了一把汗,责怪他太大意!原来,方先生两年前体检就发现了 2 公分大小的肠息肉。在临床上,1 公分以上的腺瘤称为
cover
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50 岁以上的中年人,尤其高发。大肠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许多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肠镜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大肠癌非常重要。所以,医生建议: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和一般危险人群,都应该进行肠镜检查。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和一般危险人群呢?高危人群:1. 年龄:50 ~ 75 岁;2. 家族史: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结直肠癌;3.
cover
说到癌症大家都怕,因为晚期癌症的结局通常很绝望。正因癌症的可怕,民间总有「抗癌蔬菜」「抗癌偏方」的传说。但丁香医生要提醒各位朋友,千万别信这些传说,被骗钱不说还可能危害健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防大肠癌的靠谱办法。50 岁以后更易患大肠癌国内外研究均表示:随着年龄增长,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率逐渐升高,40~50 岁以后显著上升。而且发病年龄与大肠癌的发病位置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