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爸妈都会带宝宝一起读绘本,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宝宝启蒙,教给宝宝各种社交、生活技能;而且读绘本还可以加强亲子关系、拉近和宝宝的距离。
绘本带给宝宝的,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情感的传递……
但是!总有一个但是!
读绘本的方式不对,怕是读得越多,问题越多啊。
有些妈妈会觉得绘本里面字太少了,也不能教孩子认字儿。可是读绘本主要的目的,本来就不是教认字啊……
误区一:给宝宝读绘本,是为了让他们多认字
有些爸妈,宝宝小时候还好,上了幼儿园,就想以小学生的标准给宝宝定位。于是,读绘本变成了「识字启蒙课」。
图画匆匆带过,总是把时间停留在空白的文字上。
宝宝这个字怎么念啊?妈妈昨天教过你啊,念给妈妈听一下。
宝宝要是回答不出来,下面的故事家长也不好好念了,久而久之,大大降低了宝宝阅读的兴趣。
学龄中前期的宝宝,对于视觉形象更敏感。读绘本里的图,是儿童观察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想象力和审美情趣,这才是绘本阅读最珍贵的地方。
误区二:想通过故事讲明一个道理
80 后的家长,都有语文阅读理解的后遗症,看到一个故事总是想深挖背后的内涵,总是要「拔到一定高度」,以至于我们国产的动画片、绘本,也总是想让宝宝们看了以后,「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爸妈读绘本的「结束方式」,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以后我们不能这样做,明白了吗?」
但三四岁的宝宝,都还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呢,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足,对「道理」、「意义」没有太多的感知能力。他们主要是通过欣赏故事中的人和事,投射主人公的行为,来获得正面人生体验。
误区三:总是提封闭式的问题
爸妈们都很想通过阅读,来增进和宝宝交流的机会。读绘本的时候,你可能会这么跟宝宝说:
小熊这样做不好,对不对?
我们也一起吃过蛋糕,是吧?
通常,宝宝只需要点头摇头就可以回应你。但这种封闭式的问题就好比是「一言堂」,时间久了,聊天怎么继续呢?
其实爸妈们应该鼓励宝宝天马行空,发挥想象,离开「主题」去「开小差」,久而久之,共同语言也就多了。
互动式阅读是比较理想的阅读方式,有三个步骤:
输入:大声朗读优秀绘本作品;
内化:让孩子同家长或者同伴,相互交流,发挥想象;
输出:通过复述,角色扮演,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绘本带给孩子的内心感动。
面对绘本,爸妈们的疑虑有:
Q:为什么宝宝总是喜欢重复听一个故事,每次一页还没讲完,就急着往下看?
A:三四岁的宝宝喜欢反复听熟悉的故事,因为熟悉的故事让他们有一定的预见性,会有一定参与感。有时,绘本中某一页有他们熟悉的事物,所以就会没等你讲完,就急着往下翻呢。
Q:我的宝宝已经识字了,绘本会不会对于他来说太容易了?
A:其实整个学龄中前期,儿童对于视觉刺激比较敏感,绘本恰恰能在这一方面给予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对于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有个直观的感受。这一时期,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需要通过画面来辅助认知。
挑绘本是个技术活
面对学龄中前期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选:
主人公可爱,人物数量不要过多
故事内容贴近生活,场景是宝宝日常熟悉的事物
故事的语言相对简单,画面清晰唯美
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结局能有些意外惊喜的
最后再给个书单吧,拿好不谢 ☞ 适合 0~6 岁宝宝的绘本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