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大,见过很多不抽烟的人,但还真没见过滴酒不沾的人。
今天我们倒也不说酒这个东西对生活到底好不好,就是邀请黄佳老师聊聊关于喝酒的那些常见误区。
我不行,喝不了几口就倒了。
那更应该多喝呀,你这得练,喝多了自然就能喝了。
都说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而且,不少朋友会苦于自己酒量不尽如人意,甚至不惜「闭门苦练」。
其实,我们所说的「酒量」,就是身体代谢酒精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取决于肝脏里一种叫「乙醛脱氢酶」的数量,而这种酶的数量又主要取决于遗传,不大可能 「练」出来。
有些人天生对酒精过敏,就是因为他们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喝进肚的酒精没有办法代谢,身体自然是各种不舒服。
这样的人,无论怎么苦练,酒量就在那儿,不增不减。
不能喝,是命。
电视剧里总是出现这样的场景:
在某个冰天雪地的日子,行走江湖的一撮人走进一家客栈,叫上一壶热酒,豪饮一大碗,暖暖身子,容光焕发。
可你们也知道,电视剧里的那些情节,骗我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事实是,酒不仅不能取暖,反而会加快人体热量的散失。
稍微深入一点来说,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尤其是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当血管扩张时,流过身体表面的血液会增多。这血液可是带着体内的热量来的,随着血流量的增多,体内越来越多的热量会通过皮肤散发出来。
虽然身上觉得暖和了,甚至还会出汗,可实际上体内的热量却在不断散失。
在寒冷环境中,其实更应该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内热量,这时如果大量饮酒,相当于在使劲儿散热,这对身体来说是一种伤害。
还有人说:
我喝了酒,脸红扑扑的,看起来脸色不错呢!
这个红扑扑,可是有代价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大量饮酒的话,体表特别是脸部的毛细血管反复扩张,最后会失去弹性,干脆一直处于「舒张」状态,这样一来,聚集到脸皮下的血液也会越来越多。
这人看起来可不就是红脸膛、酒糟鼻子吗……
可能有不少朋友都认为酒是兴奋剂。武松要是没喝那么多酒,能三拳两脚打死猛虎?李白要是不喝那么多酒,怎么会思如泉涌?
我想……我们即便喝了酒,也打不了虎写不了诗吧……人家那是底子好……
事实是,酒精是一种典型的抑制剂。它对神经的抑制作用取决于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
当只喝少量酒时(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 0.05%),它就开始发挥抑制作用了。这个时候,身体进入喝酒后的第一阶段……
这个时候的人精神放松,警惕性降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驾车比较容易出事。
与此同时,大脑皮层也开始蠢蠢欲动。人就开始变得散漫、话多、浮夸,平时不敢说的话、不愿意说的话,这个时候都统统涌出来啦。
「酒后吐真言」就是这个阶段的真实写照。
喝到这儿,有些人仍觉得没能尽兴,于是继续喝下去,可能就会进入第二阶段……
当再多喝一些时(酒精在血液里面的浓度达到 0.1%),大脑皮层也被抑制了,所以基本是喝得越多、话越少。
与此同时,小脑开始跃跃欲试了。这个时候,人的行为变得轻浮、草率,有的还带有攻击性和挑衅性。
酒后的寻衅滋事往往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还有些人,一时冲动,一杯又一杯的酒咣咣咣就下肚了。这个时候,就要进入第三阶段了……
于是,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急剧上升,影响到维持生命的基本中枢,进而抑制呼吸和心跳。
酒精浓度一旦达到 0.5%~0.6%,就会有生命危险。
人心情不好的时候,难免想喝点酒,放飞自我。
可大家都听过「借酒浇愁愁更愁」这个说法吧?它是有道理的。
说到心情,它和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有关。它分泌减少时,人就会产生抑郁的情绪,分泌增多,心情就会变好。
酒精在神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可以增加 5-羟色胺的分泌,所以郁闷的时候喝点酒,确实会让我们暂时好起来。
但是!(总有一个「但是」在等着你)
酒后 5-羟色胺的分泌增加,实际上是一种「提前透支」。喝酒之后的几个小时内,人体会大量释放 5-羟色胺,提前透支之后几天的用量。
当时情绪是好了,畅快了,可你有没有为接下来的几天打算过呢?长此以往,5-羟色胺总是透支性分泌,最后的结果就是耗竭。
这就好比,你以为提前花了信用卡的钱不用还的吗?最后的结果可能只有一个——信用卡被刷爆。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