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家人/朋友有抑郁症,我该怎么帮助他们?

2020-04-17作者:邓兰芳

抑郁症患者容易感到孤独,严重的还会有自杀倾向,因此,身边人的理解、陪伴、看护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患有抑郁症,你的帮助将会有利于他们恢复。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具体可以做些什么。

一、正确认识抑郁症

正确认识抑郁症,是帮助抑郁症患者的第一步。

首先,要明确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都不是洪水猛兽。

抑郁症是一个并不罕见的精神疾病,通过治疗,患者可以恢复到曾经的心理状态。患病期间,他们会有一些负面情绪,但不会没来由地伤害他人。

要相信,你的家人/朋友一定能顺利告别这段难熬的时光。



其次,要知道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症状,尤其是那些咱们自己能观察和记录到的症状和信息,比如:

  • 大部分时间都感到不开心,唉声叹气、经常哭泣、长吁短叹;
  • 体验不到生活乐趣,难以享受生活,对以前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兴趣;
  • 工作效率较以前明显下降;
  • 做事提不起劲,总觉得非常疲惫;
  • 坐立不安、心烦气躁、易怒;
  • 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有的人可能正好相反);
  •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如疼痛、头痛、消化不良等;
  • 很长时间难以入睡但又比正常时间早醒;
  • 骤然对性生活失去兴趣;
  • 失去自信,觉得自己无能、无用、无望、无价值;
  • 少活动,少外出,不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 沉迷于酒精或其他物质;
  • 自杀念头、自杀行为,或暴力冲动行为。

当 ta 这样做时,尽可能体谅 ta,他们自己也不想这样。而我们需要做的,正是帮助他们从这些问题中逐渐走出来。

咱们可以从「陪伴者」和「监督人」两个角度来理解如何合理提供协助。

二、做好一名「陪伴者」

1. 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听众。

抑郁症人士的很多想法或抱怨可能是不存在的、歪曲的、不靠谱的,在我们眼里,可能是莫名其妙的、不可理喻的。

除非他们主动提出要求,否则应尽量避免直接提出劝告、辩解或指责。那样只会让 ta 更加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和「没人理解我」,然后便进入「活不投机半句多」的处境。



需要注意的是,类似于「不要想太多了」「忘记烦恼吧」「振作起来」「别为这些小事伤心了」之类的话语,看似在安慰,对患者来说实为指责。

换个说法吧,比如,「我不一定能提供有效的帮助,但肯定会认真听你的难受和痛苦,然后尽我所能去陪伴和协助你」。

总之,请别太在意 ta 所说的观点是否正确,重点关注 ta 实实在在存在的痛苦,接纳「ta 此刻真的很难受」这一事实。

2. 调动 ta 的身体行动。

受抑郁的影响,患者常出现动力不足的表现。

在 ta 接受和愿意的前提下,尽量陪伴和调动 ta 一起去参与一些能让身体动起来的活动,哪怕只是简单的出门走几分钟也行,并坚持下去。

3. 恢复和保持信心。

抑郁的患者可能会觉得自己没用或者拖累了家人。

给予积极的关心和尊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仍然是被需要和有价值的,对恢复会有帮助。

有时家属适当「示弱」,也会有助于调动患者的被需要感。

4. 鼓励接纳和面对。

不论是生活中的问题还是疾病,引导鼓励患者认识、接受和面对现实,陪伴着他们共同面对和寻找解决方法。

5. 务必保证合理、必要、充足的能量营养供应。



6. 远期来说,陪伴和鼓励逐步面对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也是重要任务。

三、成为一名「监督人」

抑郁症治疗是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作为家人和亲密的朋友,应该督促、支持患者坚持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下面这些要点:

要点一:观察和记录病情的变化

记录患者的饮食、睡眠、脾气、眼神、动作、言语内容等,当出现与平时规律明显不一致的变化时,需要引起警惕:是否存在药物治疗中断、病情波动或复发的可能。

此时,建议及时与医生联系。

要点二: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部分患者可能坚持认为自己不需要服药治疗,对此需要提醒(必要时督促)对方药物治疗的进度、剂量、疗程,并与医生保持沟通。

要点三:劝说患者按期复诊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需要对治疗方案作出适当调整,甚至可能会需要住院。患者不配合时,我们要进行劝说。

劝说复诊,可尝试迂回策略,不说「你抑郁这么严重,我们去看医生吧」,而是可以说「你这么长时间吃不好睡不好,还头痛,这么痛苦,我们去看看医生吧」,从而争取配合。

若必须即刻复诊又不能取得配合,可向其余亲属、社区居委、120、民警等求助。

要点四:必要时求助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

有的患者可能已纳入当地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可能能更快速、更便捷、甚至 7 × 24 小时地获得精神科服务。



这一过程中,家人的观察、沟通、协调作用尤为重要。

我们提过,抑郁症患者可能会有自杀倾向,咱们需要及时识别自杀线索并尽早干预,以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

1. 识别自杀的危险信号

患者可能会明示或暗示自杀念头或计划。 

比如表达「我不想做人」「我想死」「我不在的时候你要照顾好自己」之类的话语,或者作出悄悄藏起大量药物或其他危险品之类的行为。 

还可能会有安排后事的言语和行为表现。 

比如谈死后的安排,写下遗书,赠送出大量心爱物品,安排和处理大额财产如房产证、银行卡密码等,向亲人朋友做最终告别,等等。

2. 千万不要轻视自杀念头

明确识别自杀念头之后,应当敞开地与他们讨论自杀或死亡的话题,并积极处理,而不是简单让他们不要这样想。

正面进行处理,可能会令他们感觉到你的关怀和关注,并有助于获得他们真实的想法。

3. 确定自杀念头后,立即关注并求助

发现明显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时,应第一时间确保安全:找可信赖的人陪伴,并把那些可以成为自杀工具的物品(如药物、利器、火源等)妥善保管,锁好窗户。

同时与专业人员联系请求协助,比如医生、社工、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心理援助热线、急救热线等等,这些专业力量会给出有用的建议、指导和帮助。 

如果能劝说患者自己配合就医,则在能确保 ta 的个人安全前提下(比如多位家属协助)即刻安排就近的医院就诊。

如果自杀风险很高且 ta 又很强烈地抗拒就医,那么就需要当机立断违背其个人意愿强制就医,比如由多位身强力壮的男性家属保护着送诊,或者在确保其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等待专业人员协助。

在获得可靠的帮助之前,请尽量安排亲友不间断陪伴他,提供平静而温柔的关怀,避免喋喋不休或胡乱地劝说。


亲友在照料患者的过程中,自己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源于多方面,比如经济方面、患者照料方面、社会歧视方面,等等。

作为亲友,当觉得自己精神状态不太好时,可以参加「家属联谊团体」或类似的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本文经由 四川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周晓波 审核


 

作者:邓兰芳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 6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Thornicroft G. 追求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 [M]. 李洁,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李凌江.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第二版)[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相关文章

cover
最近在丁香医生 App 里上线了抑郁症测试,是国际通用的抑郁自评量表,用来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底下收到了很多用户的回复。其中有一条特别中肯:的确,关于抑郁症,会有很多误解:抑郁症不是病,自己调节一下就行。抑郁症就是矫情,想开点就好啦。......但事实上,一旦出现抑郁情绪、身体上感觉到难受,或者频繁失眠等症状挥之不去,超过 2 周,而且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或出现自杀行为、自杀念头,就要及时寻求
cover
失踪 106 天后,江西 15 岁少年胡鑫宇遗体在学校附近一粮仓处被发现,目前尸检已完成。今日官方通报,胡鑫宇系「自缢身亡」。他留下一支装有「清晰自杀意愿」的录音笔。他在录音中说,「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言辞令人心痛。这场悲剧本可以不发生。胡鑫宇的心理健康问题本该早些被发现,本该受到救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发布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提到每年全球有 4.58 万名青少年结束自己的生
cover
1、不断压抑自己,可能逐渐形成严厉的超我[1]:神经症患者往往内在都有一个严厉的超我,它时刻提醒患者要谨言慎行、遵守规范,但同时也会造成思维和行为的刻板僵化。严厉超我的形成往往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他们通常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未能得到不计回报的爱,比如父母过度要求学习成绩、严格限制玩耍时间,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诸多禁忌。他们可能有着不错的学习成绩、令人羡慕的工作和收入,但生活中他们内向、腼腆、羞于表
cover
1、抑郁症有那些表现?这个可以参考一下 ICD~10 关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① 核心症状:情感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体力不足② 附加症状:自卑、自责、自杀(自杀观念或行为)、精神运动性迟滞(有可能被别人误认为是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睡眠障碍(尤其是早醒)、性欲下降2 个核心症状 + 2 个附加症状 = 轻度抑郁;2 个核心症状 + 4 个附加症状 = 中度抑郁;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