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科学地让宝宝长高:发挥更高 15 厘米潜力

2020-08-02作者:范运柱

前面教了大家怎么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并监测生长曲线的变化,以做到及时在生理上或疾病上干预孩子的身高。那么下面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小目标:

通过了解和干预后天长高因素,让孩子每月多长高 1 毫米(人体生长最快的时候是每天 1 毫米)。

把握后天长高因素,发挥先天身高潜力

母体营养和宫内环境影响着孩子出生时和出生后第一个月内的身高,而父母的遗传因素则随后慢慢表现出来。

但长高还受后天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可独立作用,又可协同发挥作用,以改变儿童的遗传生长潜力。比如儿童和成年身高的相关性,在出生时仅为 25%,但在 2 岁时则增至 80%。所以后天的因素也至关重要。

说到长高,我们就离不开人体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下面表格总结了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

1. 运动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其中运动对骨髂的「应力作用」也有利于长高,而运动过程对能量的消耗也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2. 饮食上,提倡均衡饮食,建议家长们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的建议来均衡饮食。控制不必要的主食和脂肪摄入,预防肥胖。

3. 睡眠方面,70% 的生长激素是在深度睡眠和夜间分泌的,理想的睡眠时间是 21 时~次日 7 时。但大家对这个倒是不用担心,虽然婴儿期会有各种睡渣,到 1 岁之后,几乎每个儿童的睡眠质量都可以很好,健康的宝宝在这方面差别不大。

  •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有睡眠障碍(1 岁后仍入睡困难、频频夜醒、打鼾、梦中各种动作,如梦话、梦游、梦中哭)的儿童,需要及时由医生指导干预。

4. 应激主要是让孩子情绪多样化,即社交互动活跃,发生各种心理应激,而不是一个人玩。

  • 导致发热的致热原虽然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但不用指望它们能让宝宝长多高,18 岁中会「生病发热」的时间太短了,对长高帮助不大。
  • 血管升压素在运动时会升高,其实也是建议多运动的意思。

5. 激素方面的影响主要是疾病方面的因素,这个我们把握不了。可以重点关注孩子的性早熟和生长激素缺乏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记录的生长曲线变化来察觉孩子激素内分泌正常与否。

  • 性早熟和生长激素缺乏这个对孩子最终身高的影响达 15 厘米之多。
  • 胰高血糖素虽然在饥饿时升高,但不建议饿着孩子哈,不要过饱,饮食不要频频进餐,适量运动就能达到这个不影响日常生活「饥饿感」。

饮食正确搭配,才能长高又不长胖

从前面的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上面可以知道,肥胖是会影响孩子长高的。但孩子又不能全吃肉,否则就容易营养不均衡,也容易便秘。

所以合理的饮食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重要,下图为饮食比例表(食物烹饪前的重量)。

比如鱼禽蛋肉(蛋白质),应该满 6 月龄就可以添加了,这些蛋白质的添加时间尽量不要超过 8 月龄。

有些家长害怕过敏而晚添加,但是越晚添加,越容易过敏。而且会因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缺铁、缺锌,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不止影响身高,还影响智力,都是不可逆的。

有人认为,「奶」不是很有营养吗?我让孩子多喝奶就可以代替这些辅食了。所以临床见过不少孩子到了 1 岁还是喝 800~1000 毫升多的奶量,辅食吃得少,不会咀嚼,也不喜欢吃辅食。

这个时候就来咨询为什么孩子不吃辅食、胃口不好、身体瘦弱等等,一评估,就是缺铁、缺锌了。

古语有云:「过犹不及」。奶的营养是很丰富,但是到了该添加辅食时仍以奶为主食的话,就会变得营养单一,导致关键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同时过多奶(钙)的摄入,会影响其它铁、锌、镁等营养素的吸收。从而影响了孩子早期的生长发育。

懂营养学的妈妈更有利于孩子长高,所以家长们还是需要常备一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对指导家庭健康饮食有很大的意义。

科学运动,可以额外长高 4~8 厘米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同龄儿童相比,平均身高差了 4~8 厘米,占了后天身高波动的 25%~50% 份额,所以运动不容忽视。

运动不在于类型,虽然说应力作用于脊柱腿骨的运动有利于升高,比如跟「蹦跳」有关运动,但不必局限孩子运动的种类。能运动最好,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是关键

比如运动时间,对于会跑动的儿童,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 2~3 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大多数为有氧身体活动)每天累计 ≥ 60 分钟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5]

运动结束即刻计数 10 秒钟脉搏,乘以 6 换算成每分钟心率。根据公式计算不同年龄的最大心率百分比:

最大心率百分比 = 运动后即刻心率 / [220 - 年龄(岁)] × 100%

一般而言,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 / 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这些有氧运动就属于中、高强度运动。

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一种可以持续 30 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不要以为孩子是晚长型,而忽略科学管理孩子的身高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虽然现在不高,但青春期说不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孩子能不能在青春期爆发?确实有这种现象,我们把这种长高模式称「晚长型」。

但我们要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可以在青春期爆发?或者就是天生矮小呢?特意总结了以下特征:

所以不是所有长得矮的孩子都会在青春期「爆发」,孩子能不能「爆发」,我们从父母的身高、青春期「爆发」情况,以及孩子的生长曲线模式和骨龄,可以判断出来。

孩子长得矮,身边就会出现不少类似「青春期会爆发」的安慰,然后家长就容易错过了孩子的长高干预黄金时期。

后天足够努力了,孩子仍没达到期望的身高怎么办?

通过后天的积极干预,在运动、营养、睡眠和情绪上的正面影响下,孩子达到先天上限的概率还是非常之高,大家到小学六年级走一走就可以知道。

然而,总会有部分孩子在这些后天因素上已经付出了 100 分的力气,可先天上限决定了孩子就是长不高,此时可以用生长激素吗?什么时候用比较好?请看——科学地让宝宝长高:生长激素是所有人都能用的神药吗?


作者:范运柱

本文经由 丁香诊所 儿科主治医师 王秋华 审核

原创文章: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已通过丁香医生审稿专家委员会的同行评议。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儿科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王庭槐. 生理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4] Ronald E. Kleinman 著, 申昆玲译. 儿童营养学[M]. 第 7 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5]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制作工作组.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 12(6): 401-408.

[6] 教育部.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7]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2008, 46(6): 428-430.

[8] Alan D Rogol. 特发性身材矮小的生长激素治疗.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growth-hormone-treatment-for-idiopathic-short-stature. (Accessed on May 19, 2020).

[9] Alan D Rogol, PhDErick J Richmond.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treatment-of-growth-hormone-deficiency-in-children. (Accessed on Oct 30, 2019).

[10] Erick J Richmond, Alan D Rogol. 儿童高身材和 / 或异常快速生长.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the-child-with-tall-stature-and-or-abnormally-rapid-growth. (Accessed on Jan 08, 2020).

[11] Julieana Nichols. 婴儿和青春期前儿童的正常生长模式.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normal-growth-patterns-in-infants-and-prepubertal-children. (Accessed on Mar 23, 2020).

[12] Jennifer Harrington, Mark R Palmert. 性早熟的治疗.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treatment-of-precocious-puberty. (Accessed on Mar 18, 2020).

[13] Yan-Qin Ying, Ling Hou, Yan Lia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in treating Chinese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J]. Growth Horm IGF Res, 2018, 42-43: 80-85.

[14] Yoshikazu Nishi, Toshiaki Tanaka. Growth Hormone Treatment and Adverse Events[J]. Pediatr Endocrinol Rev, 2017, 14(1): 235-239.

[15] Hui-Juan Liu, Ling-Hong Wang, Lu Chen. Evaluation of Safety and Efficacy of Growth Hormone Therapy by IGF-1 Z Score in Children with Short Stature[J]. Adv Ther, 2019, 36(9): 2374-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