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磁共振成像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磁共振成像
    就诊科室:影像检验科
    词条作者
    童勇骏

    童勇骏骨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王晓春

    王晓春超声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1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 无辐射,常用于 X 线不能检查的情况下。
    · 注意去除体表的所有金属物体。
    · 体内有植入物的患者,检查前要咨询医生。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更多
  • 简介

    磁共振成像(MRI)是什么?有什么用?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基本上所有科室都可能会用到。

    MRI 的基本原理是:物质中原子核的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出现一些特异性的信号变化,可以通过外界接收器将这些特异的信号变化收集起来,显示在片子上形成图像。因为不同病变的图像有不同特征,这样就可以依据不同的 MRI 图像特征来判断疾病。

    做个简单的类比,MRI 类似于舞者(原子核)在音乐环境(磁场)下跳舞。正常情况下,舞者随着音乐节拍舞动的动作(电子信号)基本一致,但如果有个舞者的动作和其他人不一样就会显得很突兀,提示这个舞者有问题,也就是磁共振成像中信号有异常。

    磁共振检查(MRI)结果为什么会有好几张片子?

    这里涉及到磁共振信号相位的问题,不同相位可以显示同一种结构的不同图像。

    再做个简单类比,在相同的音乐环境(磁场)下,舞者的性别(相位)不同,可能会导致某些舞蹈动作(电子信号)有细微的差别。

    MRI 检查结果之所以有好几张片子,是因为显示了不同相位下收集到的电子信号,包含了大量信息。

    磁共振检查报告上的 T 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磁共振检查报告单上有「1.5T」「3T」的标识,这里的 T 指的是磁场强度,强度越高,信号越清晰。

    再做个类比,如果音乐很小声(磁场信号强度较弱),大部分舞者(原子核)都听不清楚,就踩不准节拍,动作就会比较乱,从观看者的角度(磁共振片子)来说没办法分辨谁没跳好,而如果音乐很大声(磁场信号很强),大部分舞者都能听到音乐节奏,也就能踩上节拍,这样有问题的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磁共振成像有辐射吗?磁共振成像的核是指什么?

    磁共振又名核磁共振,很多人看到核磁共振就会很担心,里面带个「核」字是不是和核辐射一样有害,但事实不是这样。

    • 核磁共振里的「核」指「原子核」,也就是磁共振成像信号的来源;
    • 核磁共振里的「磁」代表的是「磁场」,指该检查的工作环境;
    • 核磁共振里的「共振」代表的是收集信号的技术。

    总结一句话就是,磁共振收集的信号是原子核电子在磁场中震动变化的信号,和 X 线的基本原理是迥然不同的。和核辐射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电离辐射。

  • 适应证

    磁共振检查在骨科有什么优势?

    磁共振检查在骨科中应用很广泛,它的优点是对软组织(肌肉、筋、韧带、软骨等)显示得非常清楚,但它的缺点是对骨头等比较硬的组织显示得没那么清楚。

    还是拿跳舞做比喻,个子高的舞者(人体结构里的软组织)更容易被看清楚,而看个子矮的舞者(人体结构里的骨头)就相对没有那么容易看清楚。

    骨 / 关节磁共振检查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做?

    当 X 线检查没法有效评估疾病情况时,就需要磁共振检查来评估。具体情况包括:

    • 关节部位的损伤:包括四肢大关节、颈椎、腰椎等。因为这些部位包含很多软组织,X 片无法显示清楚。

    • 其他部位的软组织损伤:比如肌肉损伤、肌腱断裂、腱鞘炎。

    • 隐匿性骨折:这个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很多隐匿性骨折在 X 线上没有显示,但在磁共振上会有明确的表现。当医生高度怀疑患者有骨折,但 X 片上没有异常时,就会借助磁共振检查。

    • 骨或软组织肿瘤:磁共振检查对肿瘤的边界评估非常有用,同时也可以评估肿瘤的性质。

  • 禁忌证

    磁共振检查有哪些禁忌证?

    • 体内有顺磁性的金属异物:如铁、铜,主要原因是这类物质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容易产热,对局部组织产生灼烧,或者发生金属内植物移位、体内金属植入物功能丧失、产生金属伪影等。

    • 病情不稳定:磁共振检查时间较长,若患者病情不稳定,则容易出现病情变化甚至危及生命。

    磁共振检查哪些人最好不做?

    • 配合度较差的患者:因磁共振检查持续时间较长,如果患者配合度差、不能静卧,就容易出现活动伪影,影响医生阅片。
    • 有幽闭恐惧症的人:磁共振检查机器呈环形封闭,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无法耐受。
    • 妊娠早期的孕妇:妊娠早期的孕妇是否能进行磁共振检查并没有定论。理论上讲磁共振检查是无辐射的,但现在仍然认为孕 3 月内的孕妇不能接受磁共振检查,尽管 2016 年在权威杂志 JAMA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妊娠 3 月内接受磁共振检查并不增加胎儿相关风险。

    体内有金属异物,一定不能做磁共振检查(MRI)吗?

    不一定,要看是哪种类型的金属。比如近些年用得越来越多的某些新型合金材料,就不影响磁共振检查。具体何种金属异物不影响检查,需要咨询磁共振室的医生。

    部分常见金属物的具体情况列举如下:

    • 颅内动脉夹:强铁磁性的颅内动脉夹不能做 MRI,但弱铁磁性或非铁磁性的颅内动脉夹可以做 1.5T 的MRI。
    • 心脏植入设备:如起搏器等。近些年有 MRI 兼容的心脏植入设备生产出来,但很多老型号心脏植入设备都不能接受 MRI,检查前与医生确认即可。
    • 骨科植入物:如钢板、钢针、螺钉以及各种人工关节等。这些植入物大多为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且在术中已被牢固地固定在骨骼、韧带或肌腱上,通常不会移动。但骨科植入物可能会引入图像伪影,影响医生的观察,另外,也有发生热灼伤的风险,所以不建议行 MRI。
    • 牙科植入物:如果牙科植入物不可拆卸,则通常和人体粘附比较牢靠,在 3.0T 以下的磁场中并不会产生显著的移位和变形,因此可以耐受 MRI。但这些植入物可能会产生金属伪影,影响医生阅片。
    • 宫内节育器:一般是铜制品,目前尚未发现宫内节育器在 3.0T(含)以下的 MRI 检查中引起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可以做 MRI。但同样可能产生伪影,影响医生阅片。
    • 冠脉支架与外周血管支架: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在做 MRI 时都是安全的,可接受 3.0T 及以下的磁共振检查。2007 年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放入支架满 6 周后也可以行 MRI 检查。
  • 注意事项

    磁共振检查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 不要迟到。完成一个磁共振检查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一台磁共振机器每天能完成的病例数非常有限,所以尽可能提早到而不要迟到,以免错过自己的检查时间,还要重新预约。
    • 注意佩戴软耳塞。目前国内在用的主流磁共振机器,检查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噪音,佩戴耳塞可降低噪音。一般磁共振检查室里面都有耳塞等减噪音装置,所以不太需要额外佩戴。
    • 注意去除体表的所有金属物体。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手表、皮带、胸罩、金属纽扣等。上述金属物品携带入检查室内,除了可能造成人身意外伤害,损害相关物品外,还可能会造成磁共振机器的损坏。
    • 提前告知医生自己体内的金属异物。如果体内有金属异物,无法取出,需要告知检查的医生,只有在医生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最好在检查前能将体内金属异物的名称、所用材料、置入时间等信息列一个详细的清单,这样会帮助医生更好的判断是否能安全进行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静止,不能乱动。磁共振检查收集信号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对身体的活动耐受度很低,比较轻微的活动就可能出现组织伪影,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尽量保持身体平稳。

  • 并发症

    磁共振检查可能会造成哪些并发症?

    只要遵循磁共振检查的安全规范,通常不会引起并发症,这点不需要担心。

    但有一类磁共振检查除外,即「增强磁共振」,骨科应用并不多。如果进行增强磁共振检查,需要注射造影剂,造影剂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比较轻微的比如一过性胸闷、恶心、荨麻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重度不良反应比如喉头水肿、心动过速、惊厥、震颤、抽搐、意识丧失、休克等。

    检查医生会接受造影剂不良反应处理的专门培训,万一发生不良反应他们会即时的处理,充分保障患者的安全。

  • 结果解读

    磁共振检查报告大概需要多久可以拿到?

    磁共振检查结果解读起来比普通 X 线平片困难、费时更多,一般来说出报告时间会是 1 个工作日左右,即当日检查,第二天下午医生下班之前应该可以拿到检查报告。不同医院可能略有不同。

    磁共振检查报告中的常见结果如何解读?

    磁共振检查结果从正常到异常,跨度范围很大,无法就某个结果做出详细的解读,而且磁共振检查敏感性较高,所以可能报告会标注一些不是那么具有特征性的改变。

    同一种特征改变在不同环境中可能会对应不同的意义,比如「关节腔积液」,可能是结构损伤的征象,也可能是关节内本身的关节液。所以具体情况还是要咨询医生。

    作为非专业人员,我们可以只关注结论性的语言,这些一般可以读懂,对于不易理解的专业性术语,还是咨询相应专科的医生吧。

    image

  • 更多信息

    磁共振检查可以在门诊进行吗?

    磁共振检查基本都可以在门诊进行,无需住院。

    磁共振检查大概需要多少钱?

    磁共振检查的价格,根据检查部位、机器型号、检查要求等有所不同,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价格,大致的价格区间在 500~1000 元之间。

    参考资料
    · S.Terry Canale, James H.Beaty, Frederick M. Azar.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 (第 13 版) [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8.3.
    · Joel G. Ray, Marian J. Vermeulen, Aditya Bharatha, et al. September 6, 2016 Association Between MRI Exposure During Pregnancy and Fetal and Childhood Outcomes [J]. JAMA, 2016,316(9): 952-961.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成像学组. 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10,51(10).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