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毛囊炎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毛囊炎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蔡晴

    蔡晴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26日

    · 主要以细菌感染为主。
    · 可以考虑外用抗生素软膏。
    ·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毛囊炎是一种怎样的病?

    毛囊炎是毛囊发生炎症的过程,该病最常由微生物侵入毛囊所致,高温、多汗、卫生习惯不良等容易诱发[1]。

    患者可出现炎性毛囊性丘疹和脓疱。脓疱疱液细菌培养最多的是正常菌群,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1],少数的毛囊炎为真菌性或非感染性。

    感染性毛囊炎首选外用抗生素软膏。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理疗。

    毛囊炎常见吗?

    常见。毛囊炎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好发于青中年人,尚无确切流行病学数据[2]。

    毛囊炎要去哪个科室就诊?

    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

  • 症状

    毛囊炎常发生于身体哪些部位?

    全身具有毛发生长的皮肤均可累及,多发生于皮脂溢出旺盛的部位,如人的头皮、面部、颈部、外阴等[1]。

    毛囊炎的发病过程是怎样的?

    毛囊炎的皮肤表现起初为单个或多个针头大红色毛囊一致的丘疹,数天内疹子中央出现脓疱,中心有毛发贯穿,有疼痛感,周围有红晕;脓疱水分变干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1]。

    毛囊炎一般有什么症状?

    毛囊炎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 毛囊脓疱和毛囊红斑状丘疹,瘙痒是毛囊炎最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疼痛性脓包[3]。
    • 瘢痕:当毛囊炎位置较深时,皮疹愈合后遗留瘢痕。
    • 发热:但毛囊炎累及面积较大时,患者体温可能升高。

    image

  • 病因

    毛囊炎是什么导致的?

    毛囊炎可以由细菌和真菌感染导致,主要见于:

    1.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他细菌引起,较多存在于高温、潮湿环境中[1]。

    2. 真菌主要有马拉色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1]。

    毛囊炎在什么季节容易发生?

    夏季由于高温高湿,是毛囊炎的高发季节,需尽量避免高温作业和过度疲劳。

    毛囊炎的诱因有哪些?

    • 环境因素:夏季是毛囊炎的高发季节,温暖潮湿的气候促使细菌滋生,从而诱发毛囊炎[1]。
    • 药物因素: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容易引起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马拉色菌过度繁殖,从而诱发毛囊炎[1]。
    • 免疫力低下: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细菌,从而诱发毛囊炎[4]。
    • 饮食因素:辛辣刺激食物可影响外泌汗腺分泌,过多的糖和淀粉类食物可使皮脂产量显著增加,从而诱发本病[4]。
    • 年龄因素:在青春发育期后,男女皮脂含量都明显高于青春发育期前,易诱发毛囊炎[4]。
    • 多汗体质:汗液可以促使马拉色菌的生长,容易诱发毛囊炎[4]。
    • 毛囊堵塞:化妆品卸妆不彻底、接触机油等,容易导致毛孔堵塞,油脂分泌受阻,引起毛囊炎。

    什么人容易得毛囊炎?

    • 免疫力低下者:如白血病患者,糖尿病患者、HIV 感染 /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人群,因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细菌或真菌。
    • 爱出汗的年轻人:汗液堆积容易滋生细菌而引发毛囊炎。
    • 卫生习惯较差者:不注意卫生容易导致细菌或真菌滋生,从而诱发毛囊炎。
    •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如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者易诱发毛囊炎。
    • 饮食习惯不当者: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影响外泌汗腺分泌,过多的糖和淀粉类食物可使皮脂产量显著增加,故易得此病。

    毛囊炎为什么容易发生在糖尿病患者?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相对较低下,免疫功能相对较弱。

    此外,由于糖尿病人群存在高血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皮肤、毛囊的细菌更容易生长。

    毛囊炎是否会传染?

    毛囊炎不会传染。

  • 诊断

    毛囊炎如何诊断?

    毛囊炎的诊断比较简单,一般就医后,医生根据症状即可判断。如果是难以鉴别的时候,可能需要做一些检查,比如取病变部位做相关的细菌或真菌检查。

    毛囊炎的检查都有哪些?

    脓液涂片 / 真菌培养:可取脓液直接涂在专用玻璃片上,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同时可以留取标本作细菌或真菌培养和鉴定。细菌或真菌的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尤其在临床医师尚无把握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可进行。

    Wood 灯检查:用于诊断,利用 Wood 灯发出的光线,照射真菌感染的部位,会呈现出不同颜色、强度的荧光[3]。

    毛囊炎患者需要做血常规检查吗?

    一般不需要检查,血常规并不能辅助诊断或鉴别诊断。部分患者血常规结果中白细胞会高于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比例会高于正常范围。

    毛囊炎和疖、痈有什么关系?

    毛囊炎可发展成为疖和痈。

    毛囊炎是单个毛囊的炎症,疖是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痈是相邻多个毛囊炎症融合成片的皮肤深部感染。

    患有毛囊炎的时候,注意皮肤清洁等问题,避免发展成疖、痈。

    毛囊炎和痤疮有什么不同?

    • 发病机制不同:毛囊炎和细菌、真菌感染有关,痤疮和毛囊角化异常、皮脂腺阻塞有关。痤疮如果继发了细菌感染,就会变成毛囊炎。
    • 皮肤改变不同:痤疮的丘疹类似于毛囊炎,但除了丘疹,痤疮还可以表现为粉刺、囊肿、结节等多种皮疹形式。
    • 治疗方式不同:毛囊炎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疗,痤疮也可能需要用到抗生素,但也会用到其他药物治疗,比如异维 A 酸。
  • 治疗

    毛囊炎怎么治疗?

    首选外用抗生素,除此之外可以使用如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夫西地酸软膏等。外用药在临床医师指导下可自己购买[1]。

    若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由医生指导选择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口服[1]。马拉色菌毛囊炎可口服伊曲康唑。

    此外,还有一些物理治疗可以选择,如超短波、远红外线、紫外线等。可在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由医生指导选择。

    毛囊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可能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因为所选用抗生素耐药无法起作用,医生常进行一个药敏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重新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毛囊炎多久能好?

    轻度毛囊炎患者可在一周左右自愈,平时需要注意患处的清洁问题,避免感染加重。

    如果感染加重,没有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反复发作等问题。

    毛囊炎患者为什么有的好得快,有的好得慢?

    因为不同患者的发病部位不同,皮损数量不同,机体免疫状态不同,原有的基础病不同,所以病程差异较大。一般年轻、体质较好的患者恢复较快。

    前胸、后背长痘痘该怎么办?

    出现在胸前、后背的「痘痘」可能不是普通痤疮,而是毛囊炎,还需要警惕马拉色菌毛囊炎。

    当前胸、后背长「痘痘」时,首先注意皮肤清洁,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比如「痘痘」面积大,有红肿、破溃,或者有发热等情况,可以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image

  • 生活

    毛囊炎丘疹发生在上唇周围时,为什么不能用手去抓?

    因为鼻唇、上颌及周围为「危险三角区」,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这是十分危险的病症,有可能造成头痛、高热、寒战、昏迷,甚至死亡。

    毛囊炎患者饮食上需注意哪些方面?

    规律用餐,保证营养,清淡饮食,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猕猴桃、番茄、青菜、胡萝卜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少食油腻刺激性食物(如烧烤、炸串、辣椒、花椒等)和甜食(蛋糕、饼干),忌烟酒、咖啡、浓茶,以防加重病情。

    毛囊炎患者生活上需注意哪些方面?

    • 保持皮肤清洁,特别是在盛夏要勤洗澡、洗头、理发、换衣、剪指甲。
    • 穿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紧身、不透气的衣服。
    •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使用温度适宜的清水洗浴,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
    •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以防影响治疗效果。
    • 避免挤压:避免随意挤压排脓,尤其是鼻部周围的毛囊炎。
  • 预防

    毛囊炎有哪些预防措施?

    • 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不滥用药物,以防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 饮食均衡,保证营养,积极锻炼身体,规律作息,以提升机体免疫力。
    • 积极治疗糖尿病、白血病等导致抵抗力下降的疾病。
    • 尽量避免高温作业,避免曝晒,不宜蒸桑拿,洗澡时不宜用过烫的水。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防止堵塞毛囊。
    • 尽量穿透气好的衣物,运动后或出汗后及时更换。

    毛囊炎相关的疫苗是什么?

    葡萄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毛囊炎发病概率,但无法绝对避免毛囊炎的发生,因为其他细菌导致的毛囊炎没有疫苗。目前还没有广泛推行,仅较少的医院使用。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阿布,钟泽敏,胡永轩,等. 420nm 强脉冲光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研究[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8,25(5): 266-268.
    [3] 韦无边,莫小春.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研究与治疗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 125-126.
    [4] 许雪,李红宾,黄云丽,等. 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诱发因素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2014,36(4): 187-189.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