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塞机制
婴儿鼻腔短小且鼻道狭窄,几乎不存在下鼻道,其鼻腔黏膜又薄又嫩,血管和淋巴管丰富,这使得黏膜在受到外界刺激,如寒冷空气、病原体侵袭或过敏原影响时,极易充血肿胀,进而阻塞原本就狭小的鼻腔通道。同时,婴儿的黏液腺分泌不足,纤毛清除能力差,难以有效抵御尘埃、病菌等“外敌”,一旦发生感染或受到刺激,就容易引发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鼻塞症状。此外,婴儿在吃奶过程中,部分奶汁可能反流至鼻腔后部,增加分泌物量;若室内环境干燥、温度不适宜,分泌物会变得干燥结痂,同样会造成鼻塞。
二、治疗方法
1. 物理缓解
• 热敷:对于因感冒等引起的鼻黏膜充血肿胀,可用温湿毛巾敷于婴儿鼻根部。这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黏膜肿胀,减轻鼻塞。操作时务必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婴儿娇嫩的皮肤。
• 按摩与体位调整:轻轻按摩鼻翼两侧,或根据鼻塞情况变换婴儿体位,如左侧鼻塞时右侧卧,右侧鼻塞时左侧卧,有助于改善通气。但按摩力度要轻柔,防止损伤鼻腔组织。
• 蒸汽吸入:当婴儿鼻塞伴有流鼻涕且鼻涕引流不畅时,可将热水浸湿的小毛巾拧干后折叠放在婴儿鼻子前,让其吸入蒸汽。每次持续 3 - 5 分钟,可促使鼻涕稀释流出。不过要确保热水不直接接触婴儿皮肤,防止烫伤。加湿器和喷雾器也可起到类似作用,但效果相对较弱。
2. 鼻腔清理
• 生理盐水滴鼻:若鼻塞是由分泌物堵塞所致,可将0.9%的生理盐水滴入婴儿鼻腔,每侧 2 - 3 滴,待分泌物软化后,婴儿可能会通过打喷嚏自行排出,或使用婴儿专用吸鼻器轻轻吸出。需注意吸鼻器的使用力度,避免损伤鼻腔黏膜。若鼻内分泌物已形成硬痂,可用细棉签沾少许水轻轻探入鼻孔内旋转,将分泌物带出;也可轻轻拨动硬痂,刺激婴儿打喷嚏排出,但切勿强行抠挖。
• 吸鼻器使用:定期用吸鼻器吸除婴儿鼻腔内的鼻水和黏液,能保持鼻腔相对通畅。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好力度,动作轻柔,防止对鼻腔造成伤害。
三、注意事项
1. 保持环境适宜:维持室内温度在 24 - 26℃、湿度在 40% - 60%。适宜的环境有助于保持鼻腔黏膜湿润,减少分泌物干结堵塞的风险,可使用加湿器调节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
2. 避免刺激源:减少婴儿接触过敏原、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的机会。如家中有人吸烟应避免在婴儿周围进行,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3. 喂养与保暖:合理喂养,防止婴儿吐奶、呛奶,喂奶后可适当竖抱拍嗝。注意婴儿保暖,但也不要过度包裹,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引发感冒等疾病加重鼻塞。
四、就医标准
若婴儿鼻塞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
1. 鼻塞持续时间较长,超过 1 - 2 周且无明显缓解迹象。
2. 伴有发热(体温超过 38℃)、咳嗽、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可能提示存在呼吸道感染加重或其他疾病。
3. 鼻塞严重影响婴儿吃奶、睡眠,导致频繁哭闹、精神萎靡、喂养困难或体重增长缓慢。
4. 出现涕血、鼻腔分泌物有异味,或伴有耳部疼痛、耳部有脓性分泌物等耳部症状,可能存在鼻腔或耳部的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