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考虑没有消化的植物纤维。
大便中条索状物。你牵拉一下,温水冲洗一下,要排除孩子咽下去线头之类的异物。
大便黄色稀便,这个条索状外观看粘液性质的。如果不是异物。孩子食欲精神状态正常,可能是妈妈吃的富含纤维的食物比较多有关系,孩子对纤维类成分不消化,植物纤维聚集在一起,会条索状。理论上孩子食欲精神状态正常,也不需要处理,暂时随访。
如果是质地比较韧,或者是压根扯不断,要排除一下是否是孩子吞咽下去的线头之类的异物。所以要区分一下。如果是吞咽下去的异物,排泄出来就没什么特殊处理了。
2,不纯母乳喂养,放屁崩屎正常现象。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因为母乳中乳糖含量比较高,乳糖有渗透性通便的作用。也就是纯母乳喂养的时候,大便次数会多一些,也会稀薄一些。乳糖在肠道
细菌的分解下,会产生气体,会感觉孩子屁不断屎不断。
这种腹泻有乳糖不耐受的因素参与,这种乳糖不耐受属于发育型乳糖不耐受,所谓发育型乳糖不耐受,是指孩子小乳糖酶没有发育成熟,随着孩子长大,最迟添加辅食以后逐渐好转。这种乳糖不耐受在奶量充足前提下,不影响体重生长。
3,孩子白天不睡觉。多方面因素。但是与大便中条索状物无关。
首先要排除喂养不足有关。也就是孩子没有吃饱,饥饿导致的。纯母乳喂养,孩子吃奶时间,一般15-20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如果超过半小时孩子还在吃奶,考虑母乳量不足。孩子喂奶间隔时间2-4小时,因为胃的排空2-4小时,如果孩子2小时不到就饿了,说明上一顿没有吃饱。如果孩子频繁吃奶,首先建议加强喂养。如果加强喂养以后症状可以缓解,考虑与此有关。
第二,要考虑肠痉挛等,胃肠道不适的可能性,因为肠痉挛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有局部的疼痛和不舒服,那么就会出现频繁的哭闹。可以让孩子趴着睡,因为趴着睡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的作用。
第三,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症状是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孩子易惊夜啼,就像受到惊吓一样,一惊一乍明显。容易哭闹不安,这种哭闹不安不能通过哄抱或者加强喂养而缓解。
如果孩子存在易惊表现,就像受到惊吓一样,睡眠减少,不排除维生素D缺乏可能。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如果孩子睡眠不安,原则上建议儿保的时候,完善维生素D浓度间检测。
理论上轻度维生素D缺乏,一般补充800-1000单位每天,持续3个月,改为400单位。大约800-1000单位补充1周症状会缓解,如果孩子持续无缓解,建议完善一下血中维生素D检测,如果维生素D低于生理单位,要大剂量补充一个月。还有就是孩子每天奶量达到500ml以上,里面的钙足够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不需要补钙。
如果考虑孩子有维生素D缺乏,可以吃一粒维生素AD加一粒维生素D3,至于分开吃还是一起吃,这个没有刻意要求。三个月后再改吃一种即可。
1岁以下每天服用的维生素D剂量不超过1000单位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