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耐心等待,我将从诊断、治疗、护理以及何时需要就诊,四个方面展开回复。
一 针对诊断上
目前是发热2天;伴有流鼻涕,鼻塞,咳嗽;血常规显示白细胞稍高,单核细胞比例高,超敏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流感阴性。
孩子单核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的。
这个情况不一定就是支原体感染的。
如果支原体感染一般是咳嗽厉害。
肺炎支原体可导致人体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出现鼻咽炎、气管炎、肺炎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可有发热症状,但热度不一,可呈高热、中等度热或低热,初期有乏力、头痛等症状,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左右,可持续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咳嗽为本病突出症状。咳嗽大多都是阵发性刺激性咳嗽。
当然可以做支原体特异性检测(如支原体IgM抗体、咽拭子PCR)进行诊断的。
超敏c反应蛋白一般是大于50以上才考虑是细菌感染的。
孩子白细胞高不多、单核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的。
二 治疗上
如果宝宝只是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水、发热(不一定全部出现,只要出现其中的任意表现都可以的)等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症状,且精神状态很好,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医院就医。
宝宝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一般多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意思是说不管是否治疗,一般来说都会在1-2周左右痊愈,发热一般是持续3-5天内缓解,而且针对病毒也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比如有发热、吃退热的药物 。
1.对于发热
孩子有发烧的时候,如果孩子
(1)精神状态不好或有不舒服的表现(包括有点晕晕的,有点软棉棉的),可以考虑用退烧药,哪怕这个时候只有38℃;
(2)精神状态很好,与平常无异,那么也不一定要去用退烧药,哪怕这个时候已经烧到 39℃~40 ℃;但如果体温≥ 40 ℃ (测量口腔、直肠、耳或前额温度)或者是腋窝温度≥39.4℃了,则建议用退烧药;
(3)在睡觉,而且睡得香,让孩子继续睡就好,可不去打扰孩子睡觉,可不用退热药;但如果体温≥ 40 ℃ (测量口腔、直肠、耳或前额温度)或者是腋窝温度≥39.4℃了,则建议把孩子唤醒用退烧药;
(4)在睡觉,但睡得不安稳,可以考虑把孩子唤醒用退烧药。
(5) 退热药物的选择及药物的剂量:可以选用布洛芬(每次 5~10 mg/kg)、对乙酰氨基酚(每次 10~15 mg/kg)不超 4 次 / 24 小时 ,具体用量可以按说明书的规格比例换算。
退热效果不好,药物的剂量可以按体重计算用至上限布洛芬(每次 10 mg/kg)对乙酰氨基酚(每次 15 mg/kg)。
2. 对于流涕建议:
(1)用生理性海水多喷喷鼻子,生理性海水喷鼻的次数是无限制的,并可一次多喷几下或多喷几次(建议一直喷到水流出来为止),白天的时候喷鼻次数甚至可以多多益善。
(2)如果 比较厉害,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即抗过敏的药)以缓解鼻腔黏膜水肿,比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如仙特明),一次吃0. 5ml≈10滴( 5mg),睡前吃一次。症状缓解了再停用。
3.对于咳嗽
咳嗽本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其作用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渗出物以及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是机体防止感染的防御反射。如果咳嗽不是很严重,一般并不建议使用咳嗽药或积极止咳,有痰的时候更不建议积极止咳。非处方止咳药和感冒药有弊无利,咳嗽药物并不能改变咳嗽的病程。
适当增加液体摄入对于咳嗽、喉咙有痰、鼻涕、鼻塞等症状来说总是会有好处的,比如少量多次地多喝喝温热的白开水,每次的饮水量不是重点,更强调的是饮水的次数。
咳嗽可以口服一小勺纯蜂蜜(1岁以上,大概 2~5 毫升)止咳。止咳作用很右美沙芬这类药物是一样的,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更加安全的。
如果咳嗽剧烈,尤其是已经影响到孩子进食、睡眠、玩耍等日常了,或是(怀疑)有喘或有痰明显或呼吸困难、剧烈咳嗽不止或出现/疑似犬吠样咳嗽了,可考虑予以雾化治疗,比如用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l:1mg)一支+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2ml:0.25mg)一支 来做雾化,至于雾化的次数:如果咳嗽就晚上严重,可以就晚上雾化一次,如果咳嗽白天也严重,那么白天也可以做一次雾化。在咳嗽明显减轻后改为一天做一次雾化,咳嗽就可以不用再雾化了。
三、护理建议:
1、发热期间多喝温热的液体;
2、发热期间饮食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监测体温变化,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并记录。
4、注意随体温变化增减衣物。
四、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呢?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
1、持续高热不退,口服退热药物,退热效果很差,腋温39度以上持续72小时以上;
2、精神持续萎靡或者是烦躁不安;
3、呼吸急促(平静,不发烧状态下一分钟呼吸次数大干40次)甚至至呼吸困难(呼吸时候有鼻翼煽动、胸骨上窝凹陷、肋骨间隙凹陷);
4、 面色苍白或者青紫;
5、拒食,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者尿量明显减少,白天6小时无尿;
6、剧烈咳嗽,或伴随喘息;
7、肢体抽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