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了两点(孩子闹情绪时怎么办?(上)),下面我们接着聊。
我们需要给孩子自己控制与调节情绪的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得到锻炼与学习,也让孩子获得自主感。
但是当孩子情绪失控,失去对自己的控制时,成人需要立刻帮助控制,这是对孩子的保护:
一方面,不让孩子做傻事伤到自己,比如不能自残,或者扔杯子导致碎片伤到自己;
另一方面,不让孩子伤到别人,使得自己事后要承担行为责任以及自己内心的愧疚感。
最好是比较有力量的父母用自己的腿夹住孩子的腿,用环抱的方式夹住孩子的手。紧到孩子没法挣脱,又不会弄疼孩子。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严重弄疼家长,这也是为了防止家长被激怒而瞬间出现难以控制的报复动作。
这个时候孩子肯定不高兴,肯定闹得厉害。只要用第二条原则(请看孩子闹情绪怎么办?(上))回应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并告诉他此时的规则:
我知道你现在被我抱着不能动很生气。但其实我是被你控制的。你力气越大我的力气就越大,你力气越小我的力气就越小。你看你已经发现你力气大的时候我力气变大了,你可以试试看你力气变小的时候我是不是也力气变小了。如果你能保持一分钟不用力,我就自动松开了。
这里再强调下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这招以及使用这招的注意事项:
一般只在孩子情绪严重失控,或者用不安全的方式发泄情绪时使用。
家长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自己被孩子伤到。即便是面对自己的孩子,人被伤到也可能出现用反击和报复来自我保护的本能举动。
一开始孩子肯定会闹得更厉害。但是不要担心,因为失控的人其实也是害怕自己失控的,内心会希望有人帮自己找回控制。
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传递信息:「我很有力量,我能保护你,我很温和,我不会报复你」。
对于成人,有时候情绪即使很激烈,但一看到或听到自己最亲密的那个人,马上就感觉到安心多了。对于孩子更是这样,主要的养育人作为依恋对象会对孩子的情绪起到很强的调节作用。
就像《爸爸去哪儿》里面,好多爸爸平时不带孩子,第一集里面孩子哭闹起来老爸们是怎么哄都不管用。但是在一起相处久了之后,老爸们简单几句话就能让孩子平复下来。
反过来,孩子会对能够帮助自己起到情绪调节和安抚的人更加亲密和信任。
情绪是很个人化的,自己是情绪的主人。越是被评判、被指责、被压抑的情绪,人越有找各种方式表达的冲动。而行为是相对社会化的,会对自己和别人带来影响。
当孩子生气了想打人的时候,生气的情绪是应该被接纳的,正如第二条原则中说的一样。但是打人的行为需要被规范,因为这不是安全的情绪表达和应对方式。这里的安全不仅是说可能对别人不安全,而且对孩子自身也不安全。
比如孩子事后会因此内疚,可能引起对方的报复,引起其他人的厌恶等等,这些后果都对孩子的身心安全有危害。
情绪需要有释放性表达的空间。闹情绪可能对解决问题没有用,但是对于孩子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是有作用的。
这个过程家长只要保证孩子不做伤害自己与他人身心健康的事情,不在可能被别人看到因而伤害孩子尊严的环境,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
如果此时家长条件允许,最好能够陪着孩子,一起待在一个比较舒服也比较封闭,没有干扰的房间里。家长既不被孩子闹情绪绑架,又不制止孩子闹情绪,只是平静而又温和地陪着孩子。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闹情绪没用,但仍然是能有父母陪伴的。等孩子哭累了,消停了,家长顺势弄条热毛巾给洗洗脸,换个衣服,摸摸背,稍微再哄哄,就可以温柔地跟孩子谈谈心,讲讲道理了。
越小的孩子,身体的抚慰越是能够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就像婴儿哭了抱起来拍拍摇摇就很有效。
小孩子语言功能发展不足,情绪高涨时更加没有语言理解能力,但是身体感觉通道还是很敏感的。家长可以把孩子抱起来,在后背、手臂上随意的抚慰几下,再帮助孩子擦擦脸,喂喂水等,就能让孩子感觉到被照顾、被关爱,很快身体就松软下来,变得很乖。
前面我提到了如何用语言回应孩子感受的方法,但是要这些语言起到效果,关键在于用正确的语气和语调。
这里没有办法示范,但是原则是说的方式是要跟说的内容一致的。这要求父母不只是知道孩子现在什么感受,更要自己现在能感受到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说出来的话才会贴合到孩子的感受。
语言的理解是靠左脑的认知功能,而在情绪高涨的时候,认知功能是受到限制的。但是身体的感觉、语音、语速、语调这些信息是经过同样掌管情绪的右脑来处理的,所以非语言信息更容易被孩子接收到。
对付哭闹的孩子,您有哪些管用的招呢?欢迎您留言给丁香医生(www.dxy.com)。
责任编辑:海棠
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