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允许孩子哭,比逗孩子笑更重要

2017-08-11作者:秦楠

哭哭900.jpg社区医院疫苗接种区,堪称「人间地狱」,孩子们的哭声此起彼伏,仿佛恐惧是会被传染一样。

这里更是一个哄娃技巧的角斗场,家长们拿出浑身解数,哄娃不哭:

宝宝别哭,别害怕,不痛不痛~

宝宝你是男生,要坚强,不哭了哈……

看看妈妈手里的糖?不哭就给你哦~

如果恰好有孩子打了疫苗没哭(或者就成功哄停),这位家长就会受到旁边一圈家长的「眼神膜拜」……

疫苗.jpg

以上这种情景再常见不过了,只要娃一哭,家长们就各种情绪涌上来:烦躁、不安、自责、恼火……于是,哄也行吼也罢,只要娃不哭,问题就解决了。

但这种做法真的好么?心理咨询师秦楠老师表示:不许孩子哭泣,对孩子其实是一种「隐形伤害」。

为什么我们不想让孩子哭?

哭900.png

会哭坏身体的,看着娃哭心痛啊。

哭多不好,孩子开开心心多好啊!

家长们多半会说是「为了孩子」,觉得哭是一种不好的情绪(笑才是),希望孩子能尽快摆脱「坏情绪」。


但哭和笑一样都是情绪,哪儿有好与不好之分,「坏情绪」只是我们大人为情绪打上的标签而已。

孩子的哭泣本身并不是坏情绪,孩子哭泣起来影响了大人,让我们变成「坏情绪」。

如果孩子在外面哭闹,家长会更加焦虑,有的家长还会用威胁暴力的方式来解决,说到底,就是因为不想让旁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坏爸爸/妈妈」。

不管用什么方式,孩子只要不哭了就行。

问题看似解决,但解决的只是你的情绪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不想让娃哭,说白了只是因为自己觉得「麻烦」,害怕处理、不想面对而已。

孩子哭泣,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题图】宝宝哭900.jpg

当宝宝刚刚降生,第一要学会的,就是哭。

哭泣代表着宝宝饿了、尿湿了、不舒服了、受到惊吓了、没有了安全感都会哭。

哭泣,是「有问题要求救」,是婴儿唯一的交流方式。

有的家长觉得爱哭会变成坏习惯,于是孩子哭就不抱、不哭才抱,这样的情况下,小宝宝是很容易没有安全感的,他求救求助的信号被无视。

随着年龄长大,孩子的哭泣中包含了更多的情绪:打疫苗的时候是害怕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是愤怒的哭;自己被妈妈冤枉做错了事,是委屈的哭……

如果家长一味制止孩子哭,那么首先面临的是——孩子没法学会正视和认知自己的情绪。

妈妈,我心里好难受,但我不知道我这是怎么了,除了哭,我也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谁来帮帮我……

题图:孩子哭闹上.jpg


家长不允许孩子哭,也会传递给到孩子一个信息——爸妈不关心我,不在乎我,不爱我。

回头看看我们经常在孩子哭泣的时候说的话,背后的隐意是什么:

1. 宝宝别哭,要坚强(否定情绪)

2. 烦死了,别哭了(厌恶、反感)

3. 再哭就不管你了(威胁)

4. 哭啥,哭能解决问题么?(埋怨)

5. 看看人家,就你爱哭(打击自尊)

6. 吃颗糖不哭了~(转移注意力)

剧照.jpg

这些家长对哭的态度和言语,其实是从根本上否定孩子了的情绪,这只能让孩子感觉到无助或者被否定,孩子的情绪也得不到释放。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生活或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会去看个悲伤电影哭一场,运动流一身汗,甚至是去KTV 嚎一晚。等我们发泄完了,会倍感轻松。

孩子也一样啊,而哭泣是他们唯一的情绪释放方式。

压制情绪,情绪就会越来越强。

释放情绪,情绪就会越来越弱。

如果孩子从小就在不许哭的环境下长大,习惯去压抑自己的情绪,长大后愈发不会处理自己情绪问题,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性格上的缺憾。

请还给孩子哭泣的权力

抱抱.jpg

虽然这句话不中听,但还是要说,不允许孩子哭的父母,都是愚蠢的。

家长对于孩子情绪的尊重和引导,是对孩子最好的情绪课堂与情商教育。

尊重与认可情绪,让孩子不至于为了取悦父母而去压抑自己,能够坦坦荡荡地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也学会照顾其他人的感受。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举个例子来说明:

刚入园的小女孩因为妈妈离开,大哭不止。

老师一边搂着女孩让女孩哭,一边轻轻拍着背:我知道你现在觉得很难过,舍不得和妈妈分开,想哭就哭吧。

(等待孩子情绪稍微平复)

老师:你很想妈妈是不是?

女孩:是的,很想妈妈。

老师:妈妈下午就肯定会再来接你。你能告诉我,我们在这里做些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些呢?画画还是捏粘土?

女孩:画画。

老师:那我们画一幅画,然后等妈妈来接的时候送给妈妈吧

女孩:嗯嗯,我要画一个小花儿

短短的一个场景是按照四个步骤来完成的:

1. 认可孩子感受与情绪,不去否定情绪,尊重与允许他们情绪发泄;

2. 引导孩子认知情绪(例如,难过、害怕、委屈、愤怒等等)

3. 找到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心情开始有转变;

4. 启发孩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哭闹插图2-900600.jpg

有的家长会说,宝宝还小不会表达意愿咋办,我家孩子不吃那一套,哭的时候啥都听不进去。

那就让孩子自由哭泣吧。

不要责备,也不要焦虑,给孩子一个抱抱,静静陪伴直到他平复,告诉孩子:

妈妈/爸爸一直陪着你呢,宝贝,想哭就哭吧。

这就够了。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电影《岁月神偷》截图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cover
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哭闹,就会本能地紧张、心跳加速,立即进入「灭火模式」,恨不得立刻把娃哄好。孩子发脾气虽然家长心里容易炸毛,但其实,这恰好时候是培养情商的关键时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请到 8 年幼儿园经验,阅娃无数的常润老师,来详细解析。情商主要包括处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有效识别他人的情绪,并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行动的能力等。1 岁多的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慢慢会衍生出各种情绪,孩子不擅长表达,只能
cover
一个哭闹不停的孩子,足以令他的父母手足无措。如果是公共场合,还会让他们感觉颜面尽失,充满挫败感。所以,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哭闹,就会本能地紧张、心跳加速,情急之下往往张嘴就是:不许哭!面对一个两三岁、正在跟自己的情绪作斗争的孩子,「不许哭」几乎成了父母的口头禅,天天都挂在嘴边。孩子的哭闹,可能在家长的厉声斥责下止住了,但不良的情绪却没有得到释放。「不许哭」真的是解决孩子哭闹的好办法吗?经常这么说又会
cover
3 岁的瑶瑶去好朋友乐乐家做客。一进家门就受到了狗狗的热烈欢迎。左闻闻右嗅嗅,还要扑到瑶瑶身上。瑶瑶心生害怕,瞬间大哭了起来。站在一旁的乐乐不知所措,先是一愣,随后也跟着大哭了起来。乐乐的爸爸很疑惑:瑶瑶哭情有可原,乐乐哭是什么道理呢?难不成,孩子之间的哭声还会传染?仔细想一想还真是,带娃去打疫苗,被扎针的宝宝哇哇哭,马上接种室里的哭声就此起彼伏……送孩子去幼儿园,一个孩子哭着说不要,旁边的孩子也
cover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睡觉这件大事了,看着各种睡眠训练方法,妈妈们蠢蠢欲动,期待自家睡渣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天使宝宝,全家人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然而,尝试了各种方法,把孩子和自己都折腾得够呛,宝宝还是睡不好,为什么?也许是你的睡眠训练开始得太早了。这其中的道理,今天丁香医生邀请睡眠咨询师陈桑老师和大家聊一聊。不要太早开始睡眠训练当我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睡眠知识、没有评估好家庭环境和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