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江河湖海获取食物,鱼虾蟹贝,鱿鱼海胆,牛蛙鳝鱼……各种各样的水产海鲜给餐桌增色良多。
今天人类对食物的新鲜原味有了更高追求,「生」成了很多水产的潮流吃法。
城市街头,售卖刺身的日料店生意火爆;
沿海地区,大家热聊鲜吃生蚝、海鲜生腌;
「顺德鱼生」越来越多出现在美食节目中……
美味的背后,你可能想不到,咽下一口生的水产,有多少五花八门的小虫子一块儿被吃了进去。
准备好没有?我们一起来看看「生食水产」这个盲盒里,常见的四类寄生虫。
1. 淡水鱼生和肝吸虫
经济发展,卫生环境改善,很多熟悉的寄生虫感染纷纷下降,但有的虫反其道而行之。肝吸虫感染在广东部分地区呈现上升趋势。
广东某市居民接受粪检,发现肝吸虫感染率竟高达 42.38%,尤其是 50~60 岁年龄组,感染率有六成以上。这跟当地喜吃淡水鱼生脱不开干系。
感染危害:
肝吸虫,也叫华支睾吸虫。淡水鱼生、鱼生粥、打边炉的用料——生的青鱼体内就有很多。
肝吸虫的幼虫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鱼虾体内,人们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和鲫鱼均可携带。
2008 年广东部分地区的抽检结果显示,淡水鱼的华支睾吸虫囊蚴阳性率为 14.70%~56.25%,顺德区的阳性率为最高 56.25%,意味着每两条鱼中就有一条可能让人中招。
幼虫被人吃进去以后,在十二指肠内脱囊并爬进胆管,然后成虫就在肝胆安家,存活可达 30 年之久。
常年寄生让肝胆伤痕累累,胆囊炎、肝硬化等一系列肝胆疾病接踵而至。
图片中的患者相对幸运,因为虫体堵塞胆道导致黄疸,让他得以诊断并早期治疗。
更多的人体肝吸虫静悄悄存在,感染者不易觉察,直到最后引起胆管癌才被注意到。肝吸虫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 Ⅰ 类致癌物。感染者发生胆管癌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 4.5~6.1 倍。
2. 牛蛙里的裂头蚴
裂头蚴是某些绦虫的幼虫阶段。人体并非裂头蚴喜欢的环境,所以裂头蚴病例不如肝吸虫多见。
但部分地区,有人会生吃蝌蚪、蛙类,蛇胆蛇血(蛇吃蛙,也是裂头蚴宿主),感染也不容忽视。火锅里的牛蛙加热不充分同样有危险。
中国江西部分裂头蚴病高发区的流调显示,人群曼氏裂头蚴感染率达到 0.73%,脑裂头蚴病发病率最高为 0.27%。
感染危害:
裂头蚴以及它们的幼虫通常是生活在蝌蚪或者蛙的体内,人类吃进去感染的蝌蚪或者蛙,就能在人体内继续发育长大。
裂头蚴能在人体不同部位间穿行,损伤多个器官,最常伤害的包括脑、皮下、口腔面部、眼睛和内脏。
裂头蚴穿行损伤人的大脑,可以导致多种症状,最严重时可以导致瘫痪。
在中国,眼裂头蚴病的发病率更高,症状也颇为恐怖,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肿块「爆眼球」的样子,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3. 福寿螺和广州管圆线虫
福寿螺作为入侵物种,在长江流域多见。比起我们常吃的田螺,福寿螺肉口感不好,煮久了更不好吃,所以少有人主动去吃。
但偶有不法商家狸猫换太子,把它们当作田螺出售,而且追求好吃只是短暂加热做成凉拌螺肉,结果就有了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悲剧。
感染危害:
广州圆线虫感染除了误吃福寿螺,也有可能因为接触到非洲大蜗牛的粪便而来。
感染广州管圆线虫非常痛苦。因为管圆线虫常常会入侵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剧烈头痛无法忍受,甚至引起持续的脑膜炎,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广州管圆线虫导致的眼病也很多见。
4. 海洋水产可能有异尖线虫
海洋水产同样有寄生虫感染问题,幸运的是,适合海洋的寄生虫绝大多数不能在人体内生存繁衍,只是作为过客匆匆一游,较少引起健康问题。
异尖线虫,是少有的麻烦来源。近年来造成的感染病例有所增长。
感染危害:
异尖线虫可能是海洋寄生虫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世界各大海域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虫迹」。被异尖线虫感染的海水鱼种类颇多,三文鱼、金枪鱼等生食鱼均包含在内。
标准的海洋生食鱼捕捞后都要经过冷冻处理,而异尖线虫可以被冷冻杀死,所以最终引发的感染远少于淡水寄生虫。但因为食用量大,总有漏网之鱼。
急性异尖线虫病是由大量活虫进入体内所造成急性伤害。这些活虫钻入人体组织中,造成组织肿胀、出血甚至炎症,进而使患者出现恶心、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
此外,这种寄生虫还会导致过敏性异尖线虫病。
如何安全享受美味水产?
生吃各类水产,确实存在寄生虫感染风险。
特别是淡水水产风险最高,因为人类与动物的粪便最终在淡水汇聚,而各种寄生虫或它们的虫卵也就经由这些粪便四处传播。
如果要追求绝对的安全,那把各种水产做熟了再吃绝对是最佳方案。
如果确实想偶尔满足口腹之欲,以下的原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去平衡,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健康。
生食水产的寄生虫问题,每一口都像一次赌博,有人吃了一辈子可能也没啥问题,有人第一次尝试就中招了。
美食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啊。
咱就……尽量别赌了吧。
本文审核专家: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
李侗曾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 主任医师
策划:Eric | 监制:Feidi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参考文献、Earth.com、广东省市场管理局网站、Giphy
参考文献:
[1] Hong D, Xie H, Wan H, et al. Efficacy comparison between long-term high-dose praziquantel and surgical therapy for cerebral sparganosis: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2018, 12(10): e0006918.
[2] 涂杳然. 江西省脑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治研究[D]. 南昌大学, 2012.
[3] Liu X, Zhu G, Cai C, et al. Clonorchiasis sinensis detected by 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of biliary tracts in two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J].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9(1): 1-7.
[4] Sinawat S, Trisakul T, Choi S, et al. Ocular angiostrongyliasis in Thailan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ver two decades[J]. Clinical Ophthalmology (Auckland, NZ), 2019, 13: 1027.
[5] Goldberg S R, Bursey C R, Kaiser H. First occurrence of spargana (Cestoda: Diphyllobothriidae) in the snakes Cryptelytrops insularis (Viperidae) and Dendrelaphis inornatus timorensis (Colubridae) from Timor-Leste[J]. Hamadryad, 2010, 35: 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