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满意的事实结果发生时,有些朋友总是不自觉地产生如下想法:
● 迟到之后:要是我动作快一点,我就不会迟到了;
● 出错之后:如果我再检查检查,就不会被骂了;
● 考砸之后:如果我多看两遍错题,一定考得比现在好。
这种现象专业上称为「反事实思维」,如果只是有此类想法,但不会停留在过往的遗憾中,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一个人无法正视眼前事实,尤其在遭遇较大变故后,一直困在「要是……就好了」的思维里,沉溺在过去,那么 Ta 对相关事物的认知可能发生改变,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那么,反事实思维是心理疾病吗?
反事实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的归纳总结,不是心理疾病。
与字面意思一样,反事实思维是指人们从与事实结果相反的方向去进行思考和假设,想象与事实不同的另一种可能性。
比如,我们常听到的「要是……就好了」「如果/早知道……就……」「幸好……不然就……」即反事实思维的典型表现。
反事实思维,会产生心理危害吗?
答案是:可能会。
经常运用反事实思维,会导致后悔、惋惜等负面情绪持续产生。
长时间反复去想「要是当时……就好了」「要是……就不会发生了」,会导致人们一直陷在负面情绪里,不断后悔和自责,却不去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长此以往,人们会丧失思考问题的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消极地看待眼前和未来的生活,并容易引发抑郁和焦虑。
反事实思维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归因方式、提前准备预防、进行向下比较、否定假设的前提等方法尝试规避,如果感觉自己无法调整,建议求助医生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
像反事实思维一样,类似的消极思维方式其实挺普遍,如果适当排解问题不大,但过多的话可能会引发抑郁甚至更多心理健康问题。
这个测评工具,可以了解自己存在多少消极思维,测试完毕后还能看到针对结果的改善方法与专业建议。
如果你也时常感觉消极悲观,不妨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前往测试👇👇
百科作者 任怡安 浙江大学社会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审核专家 吴明证 浙江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
策划:Bruce | 监制:萌萌
排版:依婷
封面图来源:丁香医生内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