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强迫症」成了日常交际中的一个洋气说法。
A:哎呀,又堆了几十条未读消息,我得把这些红点都消灭干净,不然太难受了。这「强迫症」真让人头疼!
B:我的「强迫症」也超厉害!手头这个稿子已经过了 3 遍了,每次都觉得有可以优化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
朋友们,这可不是「强迫症」,充其量是强迫症状。
1. 不把「红点」消灭干净不罢休,可能只是一种癖好
不管是爱消灭未读消息,还是喜欢把东西摆得整齐、把房间打扫得整洁,都有可能只是一种个人爱好罢了,不能光凭这就说是有「强迫症」。
2. 反复检查工作是否完成无误,或许只是职业习惯
我曾经在线上接过这样一个咨询,这位女生强烈怀疑自己是强迫症,甚至还自购了药物治疗。
她反复举例说到,如果是最后一个下班离开办公室,她必须反复检查门窗好几次确认关好了才能安心离开。只要确认 OK 了,就能安安心心下班回家。
咱们可以说这种行为是追求完美、追求细节,是一种好的职业习惯,但并不是强迫症。
强迫症的确也会有类似的「反复检查核对」行为,不过,强迫症患者会花过度的时间(往往超过 1 小时以上)核对 N 遍,但仍然会继续纠结和担心是否检查到位,他们这些行为的目的不在于确保完成自己的工作或任务。
有些强迫症患者之所以反复检查,其实是形成了一种仪式或定式化的行为,不做这种行为就会焦虑不安。这与案例中这位女生的情况完全不同。
说到底,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不是依靠几个简单的行为习惯就能下诊断的。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强迫症,需要从症状表现、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排除因素等方面综合考量。
一般来说,做出强迫症的医学诊断,需要满足下面这些要点(以 ICD11 为例):
1. 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有的患者二者均有;
强迫思维:反复出现、持续存在、不恰当地出现在患者头脑中的冲动/渴望,会引起明显的焦虑或烦恼,患者会尝试忽略/压制这些思维内容,或者用其他思维内容/行动来中和。
常见的强迫思维包括:怕脏、怕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要求对称/精确/有序、对宗教/道德的关注等。
强迫动作:患者为了应对强迫思维(或按照应该执行的规则)不得不执行的重复行为(如洗手、排序、核对、祈祷、计数、重复字词语句等)。
这些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痛苦烦恼,或预防某些可怕的后果出现,但实际上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或者明显过度。
2. 时间:患者在强迫症状上花费非常多的时间,通常 ≥ 1 小时/天。
3. 严重程度: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明显焦虑、烦恼和痛苦,且明显损害个人、家庭、社会、学业、事业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和效率。
4. 需要明确:这些强迫症状并不是由药物、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所引起。
可见,仅仅由一些类似于强迫的行为习惯做出强迫症的诊断,是不靠谱的。
在医学上,有一个疾病叫作「强迫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群,以对秩序、规范、细节、流程、道德、完美以及控制等方面的过度要求为主要表现,生活和工作中往往谨小慎微缺乏灵活性,过于严谨、严格、固执、专横。
可能会因为这种过度的要求导致无法完成重要任务,也可能因此而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关注细节等常常是社会/工作所提倡的品质,虽然这些也可能表现得类似于强迫现象,但只有当这些特点变得过度固化、持续存在、不适应社会生活,并导致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明显受损时,才能考虑是否存在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可能。
由此可见,生活和工作中,咱们适度地「强迫」「完美」「细致」一下,不仅不是疾病的表现,反而正是社会、职业、学业所提倡的品质,有助于咱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不过,咱也得有紧有松,兼顾灵活和变通,该大条的时候大条,避免陷入完美的陷阱。
作者:邓兰芳
本文经由 四川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周晓波 审核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 6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赵青, Dan Stein, 王振. ICD~11 精神与行为障碍 (草案)关于强迫及相关障碍诊断标准的进展 [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 (6):420~424.
[3] 郑毓䳥, 张天宏, Jared Keele, 等. ICD~11 精神与行为障碍 (草案) 关于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进展 [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8,51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