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常问的,就是下面这幅图宝宝的样子,在红色箭头处,孩子的肋骨是凸起的,常常家长们就认为这是肋骨外翻,怕是缺钙、佝偻病等问题,但是这种情况,在小婴儿里面,是非常常见的,也是正常的,一点都不用担心。
图片来自:https://www.netmums.com/coffeehouse/being~mum~794/toddlers~1~3~years~59/1680708~my~daughter~rib~sticks~out~one~side.html
那为什么小婴儿会出现这种表现呢?为了讲透彻,咱们一点点的说起。
凸起的是哪几肋?
首先要知道凸起的是哪几个肋骨,答案很简单,是第 7~10 肋,为什么说是这几条肋骨呢?有图有真相。
从上图能看到,孩子的前 7 肋是通过肋软骨,连接到胸骨上的,这 7 条称为真肋;8~10 肋没有和胸骨连在一起,称为假肋,但是也和上一条的肋软骨相连接,形成肋缘,因为像弓形,也称为肋弓;第 11、12 肋前端是游离的,称为浮肋。
大家如果把上图和最上面小宝宝的图片对比一下,能看到凸起的就是剑突下面的这些肋骨,也就是 7~10 肋左右。
那为什么在婴幼儿期,这几条肋骨会凸起呢?首先看看婴幼儿的肋骨和成人有哪些不同。
婴幼儿和成人的胸廓、肋骨、膈肌有啥不同?
首先大家应该知道,婴幼儿的胸廓是呈圆形的,而成人是呈现椭圆形。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出现这样呢?因为生后,肋骨和脊柱是垂直的,就形成一个圆形的胸廓了;之后,随着能站立、行走后,因为重力作用,肋骨逐渐的向下坠,胸廓的前后径就没有大了,就变扁的了,成人后,前后径也就是左右径的一半。
下图黑色线是脊柱,红色线是肋骨,能明显看到,成人的肋骨是向下的。
成人的胸廓整体向下耷拉着,在吸气时,呼吸肌(肋间外肌肉)收缩,肋骨上抬,那整个胸廓就变大了,如下面动图所示,这样就能把空气吸入肺部;但是婴幼儿的肋骨在不吸气时就是抬得高高的了,整个胸廓也基本达到最大了,所以没法通过这种胸式呼吸来吸气。
所谓胸式呼吸,就是通过肋间外肌收缩,拉动肋骨上抬的方式,把胸廓内负压增大,从而让空气进入肺的方式,如下图左侧示意图。
婴幼儿没法通过胸式呼吸获取空气,那就只能依靠膈肌了,但是膈肌也不如成人的有效。下图右侧是成人的膈肌,可见隆起的非常大,收缩时,膈肌下移,也会增大胸廓利于吸气;而婴幼儿的膈肌,相比于成人是比较平的,收缩时向下移的位置也不大,整个胸廓不会增加多少,但多少能起到帮助吸气的作用了。
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直立时间越来越久,到 2 岁左右,开始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联合起来作用。
为什么婴幼儿的第 7~10 肋骨会向外凸起呢?
这个在书上,真没找到答案,我基本翻遍了各种相关书籍,没找到,如果大家有准确来源,请告诉我。
那怎么只能通过上面讲的这些基础知识,来推一下了。
有的说法是膈肌的作用,膈肌在肋骨上,是附着在 7~10 肋软骨上的,肋软骨是啥?回去看本文上面第 2 幅图。婴幼儿的膈肌收缩时,不能向下移的很好,反而会把肋骨向内拉,形成这种肋骨外凸的表现。
但是这种解释是不通的,因为膈肌向内拉肋骨时,应该是肋骨向内缩的,比如在佝偻病时,肋骨钙化不全,力量不足,被拉向内侧,形成肋膈沟(郝氏沟),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这个表现和婴幼儿肋骨向外凸起的表现不太一样,再看下图片对比下。
还有说法是孩子吸气时,胸腔内是负压,而婴幼儿的肋骨支撑力量不够,就会把胸廓吸的向内收,而膈肌之上是才是胸腔,也就是第 7 肋之上的内收的明显,就显得 7~10 肋更加外凸了,这么解释有些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
那怎么解释呢?用最简单的原理解释反而可以解释的通。
个人认为就是因为孩子的肋骨和脊柱垂直,形成圆形的胸廓,这样第 7~10 肋位置就比较高,就能显示出自己的形状,显得比较凸。
等孩子站立增多,肋骨向下坠的时候,第 7~10 肋位置就向下了,就显不出来了。
个人觉得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这种外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缺钙没有关系。
什么情况和佝偻病或缺钙有关?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那肯定是钙沉积不足,导致骨骼没法正常形成结实紧凑的样子,而是形成松散膨大的样子,这种膨大在干骺端出现,也就是出现手足镯或者串珠胸的表现。
肋膈沟讲了,就是因为肋骨不结实,吸气时没法固定住胸廓,被拉进去了。
这些情况都是严重佝偻病的表现,一般现在都看不到了。如果真有这些问题,立即就诊。
over。
参考文献:
诸福棠儿科学.尼尔森儿科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各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