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读者朋友跟我说吃了 XX 食物,感受到胃里很不舒服,希望可以搞清楚这是为什么、XX 食物还能不能吃、怎么吃不会再难受?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还挺难精准回答的。因为这背后的原因太复杂了!
那么,咱们就用一篇文章的时间,找找胃里不舒适可能存在的原因,帮大家按图索骥。
胃里不舒服,是一个非常泛的描述。
可能是胀、可能是堵、可能是隐痛,更可能连当事人自己也难精准描述。
那从临床营养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推断,帮大家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
1. 胃部运动功能障碍
这主要是胃排空或胃扩容的过程出了问题。
正常人胃部的舒张、收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吃进来东西,胃的容量就相应的在扩大;食物逐渐消化排空,胃又逐渐缩小。
如果胃排空延迟,一直胀着,会感到难受。而胃底受到刺激,没吃很多却主动扩张,想要容纳更多食物,也会导致不舒适。
2. 内脏高敏感性
消化道的内脏敏感性高,主要指胃肠黏膜和平滑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大。
比如餐后更容易感到撑、对刺激性的食物反应更明显等等。
进食后莫名的腹痛、嗳气、恶心、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就可能与内脏高敏感反应有关。
3. 心理因素
你可能不知道,心理因素异常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互为因果。
有抑郁、焦虑状态的人群,更容易伴有消化不良,而患有消化不良的人群,抑郁、焦虑的评分也会相应升高。
所以,央视新闻的微博,也曾在#世界镇痛日#时,发过一篇专家提醒:「头疼、胃疼、腰背酸痛却找不到病因,不妨试试到精神科进行检查!」
如果确实是这样的情况,相应的抗抑郁、抗焦躁的药物,能起到不错的缓解效果。
4. 生病了
如果经常吃完某些食物会感到不舒服,别粗心大意的忽视它。
很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原因所导致的胃屏障功能受损,比如: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等。
肠道微生态失衡和肠道免疫失衡,也有可能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胃部不适。
除了身体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当然也需要聚焦在 「罪魁祸首」 身上。
要去观察是不是某种物质对身体产生了伤害,造成了不适。
1. 刺激性食品
我们对食物都有一定的耐受力,但有些食物本身确实有一定的刺激性,人体耐受度不足,或者身体状况不佳、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下时食用,更容易感到不舒适。
酸性饮料:巧克力、咖啡、鲜柠檬汁、鲜桔汁等。
浓郁的香料调味品: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都是常见的刺激性食物。
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会抑制胃酸的作用,延长食物的排空时间。
这样一来,食物的堆积反而继续刺激胃酸分泌,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胆汁返流,造成不适感甚至剧烈疼痛。
年糕、果胶制品等食物,也可能因为粘稠的质地引起腹胀气、腹痛等不适。
2. 刺激性成分
有一些药物、营养素补充剂中也含有会对肠胃产生伤害的化学刺激物。
非甾体消炎药(NSADIs)就是常见的会造成肠胃刺激的药物。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都属于这一类。
它们会使得对胃壁细胞有保护作用的物质合成减少,使胃黏膜对胃酸侵袭的防御能力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胃粘膜损伤和粘膜下出血。
此外,碘、铁剂、氯化钾口服液,也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刺激。
梳理完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已经帮助你发现了一些线索。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饮食、生活习惯中做些调整,尽量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概率。
1. 别让肠胃 「冻得发颤」
一般情况下,喝冷饮都没什么大问题,也不会不健康。
但有些人耐受度较低,或者喝太快导致胃部温度骤降,或者是冷热饮交替,会迅速降低胃部温度,可能会引起胃部痉挛,造成不适。
2. 高风险食物别空腹吃
如果你容易对某些食物不耐受,可以尝试先吃一些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之后再进食。
比如酒精,它极易刺激胃粘膜,经常空腹饮酒,容易引起胃炎或胃溃疡等多种问题。
3. 细嚼慢咽,优雅又健康
让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好处多多。
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减少肠胃消化负担,溶菌酶则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细嚼慢咽还能让食物更加柔软,便于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食物充分消化,也减少胃部刺激。
4. 饮食要规律适度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消化道才能形成规律性的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蠕动,更利于消化。
减少暴饮暴食的发生,否则极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患者腹内压力较大,会加重食物反流,进一步伤害肠胃。
以上,就是关于胃部不适可能的原因与解决思路。
希望你可以顺藤摸瓜,找到造成自己胃部不适的问题所在,从根源上解决掉它。
当没有了那些 「不舒适」,我们才能更多的感受到愉悦和幸福。
努努力,让那些小讨厌都拜拜吧!
参考文献:
[1].罗欣,王玉珍.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91-92+107.
[2]. 张慧华,邓燕,李中跃.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07):602-607.
[3].李茜.空腹时的饮食禁忌[J].科学24小时,2006(02):46.
[4]. 顾景范《现代临床营养学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