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怀孕后一直严格控制饮食,并且积极运动,躲过了妊娠糖尿病这一劫,然而,就像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我还是怀上了一个巨大胎儿。
孕期需要常规测量骨盆大小,欧阳教授把骨盆测量器往我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一比,立即得出结论:屁股很大,但是「出口」很小。
眼看着肚子里的「大卡车」可能无法顺利通过狭窄的产道,我决定在 39~40 周之间,选一个对家人和医生都方便的时辰,直接接受剖宫产手术。
躺在自家医院的手术台上,作为一个已经能够熟练进行剖宫产手术,并且知晓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充满风险的手术的妇产科医生,我没有一点紧张和害怕。
我没有想过可能会出现的难产或是其他危险的产后并发症,反而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惬意和无牵无挂。我终于可以将医生这个一直以来不无沉重的职业角色暂时卸载,这时才发觉自己太累了。
那一刻,我突然可怜起自己来,孩子还没出生,我已经不争气地淌下眼泪。
我的大胖闺女被欧阳教授从子宫里捞出来的时候,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不仅号啕大哭,还张牙舞爪,一只小手揪住脐带上的血管钳说啥不放手。
欧阳教授一边和她争抢钳子,一边笑着说:「幸亏我们大夫在手术台上不戴戒指、项链、名贵手表,否则都得被你家这丫头掳走。」
她肤色红润,哭声响亮,一双小脚连蹬带踹,一双小手握紧拳头,充满生命的张力。
孩子和我被先后送回产后病房,我的身体还处于麻醉之后的半瘫状态,但是脑子完全清醒,这就是剖宫产手术常说的「麻而不醉」。
我确认自己能够平稳地抱住宝宝时,我让我的婆婆把女儿抱到我的胸前,让她吃到人生的第一口奶。
一般 3~6 小时左右,麻醉药在血浆中的浓度就会降低一半,主要集中在注射部位附近的神经起作用,进入母亲血液循环的药物极少,再通过血乳屏障进入母乳中的药物更是微乎其微。
而顺产除了必要的分娩镇痛和会阴侧切时可能用到局部麻醉药物,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因此,无论剖宫产,还是阴道顺产,也不管使用哪种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都不会影响母乳喂养。
对于剖宫产手术需要预防性使用的抗生素,每一位产科医生都会尽量为产妇缩短用药时间和使用少量且足够有效的药物。除非是一些特殊情况,用药才会有所调整。使用的药物种类大多也是不影响母乳喂养的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
因为顾虑麻醉药物、抗生素的使用,执意放弃母乳喂养,完全没有必要,得不偿失。
很多妈妈都知道哺乳期间不能随便吃药,因为担心药物经过母乳喂给孩子,所以即使伤口再痛,也命令自己紧咬牙关,一挺到底。这种强迫自己成为「钢铁战士」的做法,也完全没有必要。
1. 伤口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药
产妇如果感到侧切伤口疼痛,或者子宫收缩过强引起小腹疼痛,可以适量服用止痛药,例如最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这种止痛药每个药房都能买到,普通人有个头痛脑热都可以自行使用,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安全性最高的非处方药物之一。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可以帮助妈妈们更加舒适、平顺地度过产后最初那几天比较难过的日子,以更加轻松的心情尽快恢复体力。
2. 盲目停药不可取
与此相反,处于另外一个极端的是自身有健康问题的产妇,可能为了母乳的安全,为了能有机会把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珍贵口粮喂给孩子,擅自停药,这种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产妇在哺乳期仍然需要服用甲状腺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产妇更不能停药,未经控制的高血压产妇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有肝病、肾病、心脏病、自身免疫病等基础病的产妇不论产前产后还是生产之时,都离不开药物的支持和辅助。
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妈妈,千万不能为了给孩子喂奶就擅自停药,一旦自身疾病得不到控制,或者恶化,母亲自身安全不保,恐怕也是没有能力将母乳喂养进行到底的。况且,未来那么长的日子,孩子是多么需要一个有体力、有耐力、身体状况良好的母亲的养育和陪伴。
医生会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以及母乳喂养的需求,尽量选用相对安全的药物,并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力争做到既保证产妇健康,又保证母乳喂养的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母乳协会等权威机构,都呼吁全球的母亲们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满两岁。
在这个可能非常漫长的哺乳过程中,母亲难免发生外伤,需要缝针,或者因为牙痛需要拍 X 光片,或者因为其他医学需要拍胸片、做 CT、核磁共振,以上都不影响母乳喂养。
过分顾虑麻醉药、抗生素或是其他药物使用,而执意放弃母乳喂养,也完全没有必要。但是哺乳期使用各种药物都必须在正规医院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本文摘自《只有医生知道!3》一书,由作者授权丁香园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