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大V眼科医生,放了一个幼儿园孩子的测量结果,显示眼轴只有20.6~20.7mm,同时发现家长的眼轴也很短,于是说这个孩子是”天选之眼“,无论怎么打游戏或学习都不会近视的。咱也不放截图了,惹不起啊惹不起~懂的人自然懂~
嗯,眼轴确实很重要。但是,只有孩子一次检查结果,散瞳验光数据也没有,就说孩子是“天选之眼”?这有太强的误导性了。
今天就来说一下,为什么有些孩子天生眼轴短?眼轴短就不会近视吗?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天选之眼”呢?不容易近视完全是好事情吗?
有些孩子确实天生眼轴比别人短
我们经常比喻眼球是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都是镜头,是凸透镜。角膜是不会变焦的,晶状体是会随着看东西的距离改变而变焦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角膜曲率,或称为角膜屈光力,标准模型眼中为43D,这个值越大,可以理解为角膜形状越凸起或陡峭。角膜曲率个人差异很大,从38-48D都有,是孩子自然发育的结果,至少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人为干预的办法,孩子长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如果角膜曲率值较高,相当于相机镜头屈光力强,也就是焦距短(有没有唤醒你的初中物理?)。那么,眼轴自然要短一些,才能让光线焦点刚好落在眼底视网膜上。
图示眼轴和角膜曲率的关系
另外,也有这位大V发的这种情况,角膜曲率并不陡峭,但眼轴也天生短的,往往这种孩子远视储备比较足。一检查,发现家长眼轴也短,也远视,即所谓的“基因比较好”。但是,重点在于:
眼轴是会变长的啊!
这个,我想我们读者都懂吧!
你如何预测孩子会完全按照家长的轨迹发展?本来近视就受到多基因、多因素的影响,况且时代都变了,谁也不能保证孩子和家长一模一样。
一个孩子,如果他正在往近视发展,一年的眼轴增长可能会非常快,甚至一年增长1mm以上。万一后面孩子学业压力重,真的增长那么快,那也是会近视的。
所以,孩子眼轴个体差异很大,更何况眼轴是会增长的,还是需要定期检查,看变化。
眼轴短的孩子,好处并不是不会近视,而是:和其他同样近视度数的孩子比较,TA的眼轴会短一些,未来发生高度近视并发症如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低一些。不过,也只是低一些而已。如下图这种情况,就属于比较幸运的近视:
另外,如果孩子的角膜曲率特别高,那还需要警惕圆锥角膜等疾病原因。
那如果反过来,孩子角膜比较平坦呢?这种孩子天生眼轴长,但也有可能最终不近视。而如果一旦近视,就属于更要积极控制眼轴的类型了。
有“天选之眼”,但这种孩子容易有别的问题
确实有不容易近视的“天选之眼”,大V列举的这个孩子,确实大概率是不容易近视的,但并不是测一次眼轴就能知道。
可以看散瞳后的度数,是否远视储备很足或者高度远视;另外还要动态观察度数或眼轴的变化,发现度数确实降得很慢的、或者眼轴确实增长很慢的,才算是不容易近视的孩子。还要注意,学龄前和学龄期、低年级和高年级的眼轴增长情况可能会很不一样,仍然需要定期检查的。
这个娃我上次列举过,她眼轴和角膜曲率结果就和这位大V列举的情况类似,眼轴20.60mm,结合并不高的角膜曲率和比较差的裸眼视力,我推测远视度数高,于是做散瞳后确定是高度远视,需要戴眼镜,戴眼镜后视力就好很多了。当然只看“不容易近视”这一点,那确实是有优势的。远视度数多的孩子,可能在别人都近视很深的年纪,反倒不需要戴眼镜,或者只需要戴低度数的眼镜了。
高度远视,容易有别的问题,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提过了。万一远视度数比上面这个孩子还高很多,达到七八百度甚至一千度,那就更容易弱视或者斜视,并且远视度数比较难随着生长发育下降,即使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多用眼、多看手机等方法,度数也不一定能下降到正常范围。当然了,远视也是可以成年后做手术摘镜的。
总结:
1、眼轴有很大个体差异,没有所谓每个年龄的正常标准,看动态变化才有意义。
2、个别天选之眼,一般是远视度数比较多的孩子,TA并不一定有很短的眼轴,但TA的眼轴往往是增长很慢的。这个大V列举的例子,眼轴确实短,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有无弱视风险,必要时可以做散瞳验光确认。而且,一定要告诉家长,仍然需要定期检查,仍然需要注意户外活动和用眼习惯,才能确保没有问题,验证“天选之眼”这个结论。
3、这个孩子可能是幸运的。但是,屈光问题的发生率非常高,无论是近视还是远视或者其他,都可能影响孩子眼健康。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有不少人成年了都能变近视!所以,建议不要随便说孩子一定不会近视,更不要以某一次、某单一指标来说事。科普虽然不能针对个人情况进行解答,但是写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万一有其他家长以为这样的眼轴就很好,放松警惕了,可能会耽误了其他孩子。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是时候,为了孩子的眼睛健康,补补课了!
面诊或线上问诊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