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了不少孩子在其他医院的筛查报告,发现在 “视力”这一栏里面,经常填的不是视力的结果,而 是视力筛查仪的结果。
视力筛查仪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便携的电脑验光仪,用来粗略测量孩子的 屈光度 ,也就是 眼睛的 度数 。
左侧体积较小的手持仪器,就是视力筛查仪(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此现象,我不禁思考两个问题:
一、儿童的眼保健工作,只检查屈光度,够不够?
二、把屈光度 写在“视力”这一栏,合理吗?
视力是怎么测的?屈光度又是怎么测的?
视力检查,就是 在一定的距离上, 通过辨认视力表,检查患者看东西的清晰程度。 它既要求孩子会看(孩子需要认识视力表),也要求孩子认真看(孩子要乖乖配合检查)。所以, 视力检查对孩子的认知度和配合度的要求都较高。 另外,视力检查还受到场地 环境和距离的限制。
有时候测视力要往镜子里面看,这是受场地限制想出的一个好办法。
而 屈光度体现了屈光不正的程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度数”,包括散光、远视或近视的度数。
准确的屈光度需要经过繁琐的验光步骤来确定。 不过,普查不需要这么准确,所以经常使用电脑验光仪、视力筛查仪或检影镜,初步筛查屈光度有无异常。 这些仪器对孩子认知度和配合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对场地要求也相对较低 ,可谓是简便快捷好使啊!
只测屈光度,不能看出视力
视力有问题,很多是屈光度异常引起的。其中,并不只有近视会影响视力,散光或远视也都可能影响视力。
理论上讲,度数越高,看东西就越模糊,视力也越差。
无论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焦点都不在视网膜上。度数越高意味着成像焦点离视网膜越远。
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比如,两个同样度数的人,测出的视力经常不一样;两个视力一样的人,测出的度数也可以很不一样。这其中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明了,可能包含我曾经提到过的大脑的“模糊适应”现象。
所以,只查视力,没办法知道有没有散光、远视或近视,更没办法推算出具体屈光度; 只查屈光度,也没办法知道视力,只能推测这个度数对视力的影响大不大。
另外,还有少部分孩子视力差是由于其他眼病引起的,这时眼睛度数有可能是正常的,如果不测视力,就发现不了问题。
最好,这两项都查。
非要取舍的话,哪项检查更重要?
这是眼科的基本设备——裂隙灯显微镜,可以检查眼球有没有其他病变,但是这仪器很精密,也很重,并且要求孩子能把头稳稳地放在上面,所以很难在筛查时进行这项检查。
检查做得越多可能越准确,但我们需要考虑经济 、时间、场地和孩子方面的限制,挑选最重要的进行筛查,有问题的再进一步检查。
眼睛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当然是要看清楚东西咯。
所以,如果孩子能测视力,那么视力检查是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认知度和配合度不好,就不能勉强做视力检查。在这种不能测视力的无奈情况下,屈光度筛查变成了优先做的、也几乎是唯一能做的,其中的方法就包括使用视力筛查仪。
这也就解答了我文章开头提的第一个问题: 儿童的眼保健工作,仅仅检查屈光度,够不够?
对于不会测视力的孩子,够了。 但对于已经会测视力的孩子,是不够的。
视力筛查仪,不能查视力,它的结果不能写在“视力”这一栏
视力筛查仪能筛查屈光度,有的还可以附带筛查一下斜视, 就是不能测视力 。
“视力筛查仪”这个名字,针对婴幼儿来说更贴切一些,主打的功能相当于是“通过屈光度猜测视力”。
但有不少医务人员以及医院领导不明白这些。如果没有小儿眼科及眼视光学的相关常识,他们很容易误以为,购入一台视力筛查仪,就能完成儿童眼保健的任务。
上图就是一个小孩在保健院做的筛查结果。这所谓的“视力”一栏,其实写的是视力筛查仪测的屈光度,而根本不是视力(怎么看?文末有给家长的教程)。
既然它叫做“视力筛查仪”,那医生把它的结果写在“视力”这一栏,似乎也没错。但这很 容易给家长造成“孩子已经检查过视力”的误解。
所以, 把屈光度写在“视力”这一栏,我认为是不合理的,至少是不严谨的。
如果是孩子不会测视力,那么我会在“视力”这一栏标注“不能配合”,再备注上屈光度的检查结果,避免混淆。
如果检查流程里面不安排测视力,那就干脆把筛查单“视力”这一栏改成“屈光度”,不就行了?
难道,和“沙眼”一样,又是上级部门统一的体检表,是不能改的?欢迎知情人来告诉我情况。
致儿童眼保健机构:请坚持视力检查!
从工具的成本上讲,一个视力表远比视力筛查仪便宜。但从人力和场地成本上讲,由于小孩认知度配合度不好和场地条件的限制,给小孩测视力,要比使用筛查仪测屈光度,更加费时费力。
随着医院经济实力的提高,购入更先进的仪器,本来是好事情。但是, 如果依赖简便的仪器,连最基本的视力检查都丢弃了,那就不对了。
除非面对的全都是不能测视力的婴幼儿,否则,就应该把视力表放在眼科筛查最重要、最显眼的位置。
也可以考虑买一个图形视力表,方便不会辨认E字的孩子,先粗略测一下,但是记得,它不能替代标准视力表。
就算视力表做得很易懂,给小孩子测视力还是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图片来源文献:The Handy Eye Chart™: A New Visual Acuity Test for Use in Children.Caroline H. Cromelin, et al. Ophthalmology. ;119(10):2009-2013.)
如果孩子实在不会测,那就请医务人员现场通过口头告知,或在出筛查报告时书面告诉家长:3岁后要慢慢教孩子测视力。不应该草率地把屈光度当成视力结果,造成误解。
致家长:怎么知道孩子到底有没有查视力?
首先,你得确定孩子至少满3周岁,并且对视力表能看懂。如果家长从来没教过,那孩子检查视力可能存在困难。
如果筛查单上有“视力”这一栏,但写了“不合作”“配合不佳”“认知困难”这种字眼,就表示孩子确实没测出来。不用着急,先回家慢慢教,教会了再去检查。
那么,如果“视力”这一栏写了一些字母、数字或符号,该怎么辨认呢?
按照我国的习惯,视力的记录方法有两种:1分记法和5分记法。其中,正常成年人的标准是达到1.0(即5.0)或以上,小孩则不一定要求这么严(详见《小孩视力有绝对的标准吗?为什么各家说的都不一样?》)。
如上图,1分记法的视力有可能写成0.1、0.12、0.15、0.2、0.25、0.3、0.4、0.5、0.6、0.8、1.0、1.2、1.5、2.0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对应的5分记法是4.0~5.3。注意,我们视力表的国家标准是“标准对数视力表”,这个视力表上是没有0.7和0.9这两行的,但其他视力表可能有。
另外,有时候数字的后面或右上角会带加减号。比如,0.5-表示0.5这一行E字的方向没有全部认对,但认错的只是少数;0.5+表示0.5这一行全认对了,同时还认出了0.6那一行的少数。如果加减号后面还带一个数字的,那就更具体了,比如0.5-2表示0.5这一行认错了2个,0.5+2则表示0.5全认对了,同时0.6这一行也认出了2个。
注意了,加减号不会出现在视力的前面。如果数字前面有加减号,那这个数字很可能不是视力。
大家很容易把这样的写法误以为是视力0.5和1.0,其实这两个数字并不是视力。
对于0.1都看不清楚的人,还有0.01~0.09或者指数、手动、光感等一系列记录方法。
像上图这样,有“S”“C”或“DS”“DC”,还在数字前面带了“+”或“-”的,通常是屈光度的表示方法,并不是视力。
如果孩子比较大,已经明白视力表是什么样的,那直接问孩子检查过程中有没有看视力表,就知道啦。
孩子会查视力但是没查,该怎么办?当然是换家医院去检查咯。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