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们总是将「看不清」统称为「老花」,好像「老花」是伴随人类年龄增长,势必会发生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当心!父母所说的「老花」,可能是潜藏着致盲风险的「假·老花」——眼底病变。
眼底病变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所有发生在眼底的病变总称。
最直接的危害是影响视力。视野缺失、看不清、看不见……生活处处暗藏风险:
还可能逐渐丧失自理能力,出现严重情绪问题。老人会嫌麻烦而少出门、少社交,甚至觉得自己一点小事都干不好,陷入自我闭塞状态。
更可怕的是,我们的父母可能正处在眼底病变的重重风险中,却没有人注意。
父母说的「看不清」,可能是假老花,真病变。
有些「假·老花」,刚开始视野中心模糊,慢慢的,模糊范围越来越大,直至遮挡住整个视野。
其实,这可能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有些「假·老花」,所有东西都歪歪扭扭,手机报纸上的文字仿佛变成乱码。
其实,这可能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有些「假·老花」,起先觉得看东西总有颗黑黑的东西遮挡,慢慢的,黑色遮挡物越来越多,直至失明。
其实,这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有些「假·老花」,逐渐失去色彩,直至世界变成灰白色。其实,这可能是「视网膜静脉阻塞」。
有些「假·老花」,常常在瞬间或几小时内突然发生,视力迅速变差,视野变暗,甚至完全变黑。
其实,这可能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这些问题刚出现时,很可能被老人统统被形容为「看不清」,直到最后看不见才被重视。
人类的眼底极为复杂,发生的病变也多种多样。
而年龄,是重要的病变因素。
例如黄斑,位于眼底视网膜的中心,70%~80% 的视觉功能都依赖于它,让我们感受到光亮变化、识别色彩、看清事物的轮廓和细节。
如果黄斑受损,驾驶、阅读甚至识别人脸,都会出现困难。
黄斑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在眼底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
数据显示,50 岁后,我国老年性黄斑病变的患病率骤然升高。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如果你已经步入社会,工作了一两年甚至更久,那你的父母,大概率是眼底病变发生的目标人群。
老人,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眼底有视网膜、静脉血管、动脉血管,这些组织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而引发眼底病变,加速恶化。
比如,糖尿病容易诱发视网膜病变。
这是 50 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诱因是糖尿病造成的长期高糖环境,伤害视网膜。[7]
糖尿病病程越长,糖尿病相关的眼底患病率就越高。
更可怕的是,一部分患者,在早期病变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症状。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再比如,高血压容易诱发视网膜血管阻塞。
高血压诱发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成人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还会加速黄斑老化,出现看不清、看不见、失去色彩,通常在静脉堵塞后数小时到数周内发生。[4]
还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它没有痛感,没有预兆,大多在瞬间或几分钟内,视力完全丧失。
眼底血管阻塞的患者,发生脑卒中、脑梗死的风险也更高。
一项报告显示,7 例同时患有重度颈动脉疾病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有 3 例在 4.5 年的随访中出现了脑卒中。[3]
更可怕的是,多种多样的病变,可以同时在小小的眼底叠加发生。
假设一位 65 岁的长辈,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那在他的眼底,可能同时存在 3 种,甚至更多的病变。
好在,上面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眼底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避免严重的视力损失。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没有基础疾病:父母如果出现看东西模糊、看不清,就需要去医院眼科检查。
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建议每年至少检查眼底一次。
糖尿病人群:许多糖尿病导致的眼底病,早期没有症状,要格外重视。
面对可怕的眼底病,真诚地建议大家:请务必尽早,带爸妈做一次眼底检查。
希望没有人听到那句:如果来早一点就好了。
本文审核专家
李晓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副主任医师
策划制作
策划:维克羊 | 监制:feidi
插画:壮壮
参考文献:
[1] UpToDate.患者教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基础篇).UpToDate临床顾问.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the-basics(Accessed on 2022-10-08).
[2] UpToDate.患者教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础篇).UpToDate临床顾问.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diabetic-retinopathy-the-basics(Accessed on 2022-10-08).
[3] Dennis P Han, MDBaseer Ahmad, MD.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retinal-vein-occlusion-epidem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search=%E8%A7%86%E7%BD%91%E8%86%9C%E4%B8%AD%E5%A4%AE%E9%9D%99%E8%84%89%E9%98%BB%E5%A1%9E&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H1303040143(Accessed on 2021-12-01).
[4] Thomas R Hedges, III, MD.视网膜中央动脉和分支动脉阻塞.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central-and-branch-retinal-artery-occlusion?search=%E8%A7%86%E7%BD%91%E8%86%9C%E4%B8%AD%E5%A4%AE%E5%8A%A8%E8%84%89%E5%92%8C%E5%88%86%E6%94%AF%E5%8A%A8%E8%84%89%E9%98%BB%E5%A1%9E&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Accessed on 2018-10-09).
[5]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 2019)
[6]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14(1) : 1-8.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20114-00034
http://rs.yiigle.com/CN115791202201/1348834.htm
[7]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 8 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 Yau J W Y, Rogers S L, Kawasaki R,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and major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 Diabetes care, 2012, 35(3): 556-564.
[9] Voigt M, Schmidt S, Lehmann T, et al. Prevalence and progression rat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 correlation with the duration of diabetes[J]. 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18, 126(9): 57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