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
超多萌萌困困小动物~请务必打起精神看到最后,别被它们带困了。
容易犯困的人总是承担着太多误会:
小学起,上课睡觉,被老师批评最多的就是你;
上了班,开会还犯困,领导也拿你没辙;
饭后一顿午觉,醒来时老板已经站在边上了……
而且,放眼望去,周围的人都能精神一整天,只有自己特别容易打瞌睡……
明明睡眠时间够长,昨晚也似乎睡得还行,怎么还是提不起劲呢?
容易犯困的人,到底做错了啥?
人类的入睡机制十分复杂,爱犯困的原因也有许多。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熬夜太晚,都会导致白天犯困。
暴力起床也会导致白天犯困。人的自然睡眠周期大概是一个半小时,当起床过于突然,或者让闹钟反复吵醒自己,睡眠周期就会被打乱,大脑还没有准备好就被强行拉进清醒状态,自然更容易困。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常见的犯困原因,可能不太容易想到。
人的自然节律在一天之内存在波动,而下午会波动到低谷。此时,人的体温会自动降低,精力也随之减退,进入休息状态。
各个年龄段的人均有一定比例,到了下午就会自动开始犯困,这是正常的。
而这时,中午要是吃了太多东西,尤其是面条、米饭等高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喝了甜饮料,那还会叠加上严重的「吃饱困」。
「吃饱困」非常常见,但其具体原因依然是人类一大未解之谜。目前认为,「吃饱困」与饭后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如食欲素、胆囊收缩素、褪黑素,以及 5-羟色胺。主食吃太多造成血糖波动过快,大量分泌的胰岛素也会对大脑构成影响。
好在缓解下午的倦意也很简单。午饭少吃点,多吃蔬菜、不要狂吃主食,实在不行,中午小睡 10 ~ 20 分钟,就能让你在下午更精神。
一上班、上学就困,怎么办?
辞职、退学。
如果说是工作学习内容太无聊,不要工作和学习就好……这好像也不行吧。
「办公室困」背后,一个真正的可能原因是:建筑相关症状(building related syndrome)。
建筑相关症状曾经有个不太规范的俗名,叫「空调病」,但不一定是因为空调。它与室内空调环境干燥、通风不良、污染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发干,疲劳、胸闷、头晕头痛等。
在较封闭的空调建筑内长期工作、生活,也可能会发生缺氧,降低大脑的活动水平,令人产生困倦感。
如一离开楼栋,犯困的状况就自动改善了,可能就是缺氧或室内污染导致的。
与缺氧相关的犯困不止「空调病」,春困、秋乏、夏打盹,也可能跟缺氧有关。它的直接原因是:过敏性鼻炎引发的缺氧,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鼻炎、鼻窦炎之类的鼻子问题,致困效果特别显著。在知乎上,一位答主这样描述鼻炎带来的倦意:「最夸张的是,经常坐得端端正正,就睡着了。」
而鼻炎常常跟季节有着密切关系。春天的树木花粉、夏季的霉菌和牧草花粉、秋季的杂草花粉,以及冬季的燃煤粉尘,每个都对应着一批由于过敏和刺激产生的鼻炎。
当呼吸不通畅,身体和大脑一起缺氧,就会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如果有鼻炎,一定要及时治疗。
除了鼻炎之外,能够导致犯困和嗜睡的疾病,其实还有不少。
比如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打呼噜憋气,会影响睡眠质量,让人在白天更容易困倦。感冒、流感、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让人精力水平下降,更容易犯困。
贫血、糖尿病、甲减、心脑血管疾病、部分肝病、肿瘤,以及阿尔茨海默病,都可能伴有嗜睡和慢性疲劳。
另外,在白天常陷入无法抗拒的睡眠,而且不分场合,随时随地都能睡,乃至突然睡过去而倒地——有这些表现的人,需要警惕「发作性睡病」。
「秒睡」其实并不总是健康的。
随时能在 10 分钟以下入睡、又总觉得特别疲惫的人,建议做个全身体检。你可能不是困了,是病了。
最后,还有一类人,似乎天生就比较容易犯困。
他们没什么基础疾病,也不熬夜,却从小就是「特困生」,从上课的岁月睡到上班的时代。
对这种人来说,爱犯困真不是你的错,因为——
其实爱瞌睡也是遗传的!
多项研究显示,一个人是否倾向于白天小睡,约 60% 取决于遗传。
2021 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一项研究对近百万人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白天打盹的倾向跟基因有关,并找到了几十个能影响这种倾向的基因。
为什么白天犯瞌睡这事也遗传呢?研究发现,爱犯困与三个不同的遗传倾向有关:
(1)天生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
(2)天生睡得浅,更容易睡不好
(3)天生醒得偏早,需要白天补觉
讲真,有些人的睡眠规律就是不同于常人,这个确实不能怪他们。
所以犯困有理。
不管春困、秋乏、夏打盹,还是睡不醒的冬三月,只要没有什么疾病,也不是处在不健康的建筑环境内,那想睡就睡吧。
祝你不遇到那些非要叫你起来的人。
本文审核专家:李凯 北京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策划:ZYing | 监制:王姐
文内动图:Giphy |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Fernstrom JD, Wurtman RJ (December 1971). "Brain serotonin content: increase following ingestion of carbohydrate diet". Science. 174 (4013): 1023–5.
[2]Afaghi A, O'Connor H, Chow CM (February 2007). "High-glycemic-index carbohydrate meals shorten sleep onse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5 (2): 426–30.
[3]Bazar K A, Yun A J, Lee P Y. Debunking a myth: neurohormonal and vagal modulation of sleep centers, not redistribution of blood flow, may account for postprandial somnolence[J]. Medical hypotheses, 2004, 63(5): 778-782.
[4]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building-related-illness-and-building-related-symptoms?search=building-related-illness-and-building-related-symptoms.&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Assessed on 2022.11.18).
[5]Kakumanu S, Glass C, Craig T. Poor sleep and daytime somnolence in allergic rhinitis[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2002, 1(3): 195-200.
[6]Dashti H S, Daghlas I, Lane J M, et al.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daytime napping and effects on cardiometabolic health[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1): 1-15.
[7]Pagel J F.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J].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09, 79(5): 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