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
躺着的时候,我们的身体的确没有付出多大的努力,但玩手机会让我们的大脑继续疯狂工作。
尤其是碎片化的信息,会过度消耗大脑,这种消耗同样会反应到身体上,产生精神疲惫,可能还会伴随头晕、头痛、肌肉酸痛、情绪易激惹、睡眠紊乱、放松不下来等表现。
相比玩手机,躺着休息时,更推荐「正念冥想」。
错。
研究显示,每周 3 次中低强度锻炼,每次至少 20 分钟,坚持 6 周后,精力会明显变好。
规律的锻炼会增加你的力量和耐力,让你的小心肝能更有效率地运转。
即使只是简单地快步走,也能让你更有活力,快点动起来吧。
错。
真相是:睡太多会造成睡眠紊乱,而且睡眠只能修复部分的大脑疲劳。
睡觉的确是人类天生的很重要的休息方式,一说到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好好睡一觉呗,不够就多睡几觉。
但实际上,周末两天的过度睡眠会打破我们建立的睡眠规律,反而会造成睡眠紊乱,让我们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你想象中的,睡够了起来神清气爽;
实际上的,越睡越困,整个人昏昏沉沉;而且一睁眼就是晚上了,明天要上班,晚上这觉,睡还是不睡?
错。
疲惫的时候往往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比如冲动控制功能,让那些随机冒出来的「新鲜刺激」的想法颇具吸引力:比如蹦迪、喝酒、打通宵的游戏。
你想象中的:我会成为最快乐的崽。
实际上的:
到头来,我们选择的休息方式依然在额外增加我们大脑和身体的负担,让人更累。
午睡时间不要太长,建议 10 ~ 20 分钟,不要超过 30 分钟。
《Sleep》(睡眠) 杂志曾经发表过一项研究:
10 分钟的小睡对减少困倦和提高认知能力最有好处。而持续 30 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午睡则更可能伴有睡眠惯性,让你感到精神萎靡,效率低下。
换句话说,如果你只是想让下午没那么困、让脑子更清醒、稳定工作表现的话,眯 10 分钟就够了。
错。
高盐高脂高热量的食物,有较高的升血糖能力,而血糖水平波动过大,容易导致疲劳。
对。
从营养供应的角度看,缺水会影响心脏的工作效率,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这些都会让人更容易疲劳。
不过,怎样才算喝够了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版》推荐成年人每天喝水 1 500~1 700 毫升,一般的杯子差不多是 200~250 毫升,换算一下就是 7~8 杯水。
摸会儿呗。
有人在高强度用脑后并不会觉得累,其实大脑已经很疲劳了,只是自己感觉不到。
这时,主观上可能很亢奋,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奋战一个通宵,然而谷氨酸已经在脑细胞外部悄悄积累,让人的思考效率变低,让决策失误变得更多。
给大脑「清理缓存」,真的很重要。
高强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建议大家停下来干点儿别的,比如,摸会儿鱼,这是为了后续工作更高效、更清醒。
严格来说,不算。
目前有两个公认的调节睡眠的影响因子,一个是生物钟,另一个是睡眠自我平衡。
就是说:
睡眠的一个重点是「要规律」,另一个是「要睡够」。
如果生物钟不规律,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而醒的时间越长,就越感到疲倦,越需要睡觉。前面提到的熬夜危害,包括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以及整夜不睡。
但如果一直都是凌晨 4 点睡、中午 12 点起,你会发现:呀,前面说的两个因子好像都满足了呢。
没错,如果你已经习惯了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惯了 12 点之后才睡,确实都不算熬夜,是「晚睡」,或者说是「睡眠时相推迟」。
如果睡眠时间长度和睡眠质量都没问题,晚睡真心没什么问题。最多就是不能和社会大多数人同步工作嘛。
对。
铁元素是人体生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而血红蛋白在体内承担着运输氧气的重任。
如果缺铁,运输到肌肉和细胞的氧会减少,人就容易感到疲劳、迟钝、虚弱、不能集中注意力……
推荐大家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牛肉、鸡蛋(蛋黄别丢掉哦)、深绿色叶蔬菜、坚果、花生酱等。
而且,这些食物与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蔬菜水果搭配着吃,能让铁更好地吸收哦。
但有一点要提醒大家,铁缺乏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如果你有前面提到的缺铁症状,一定要先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