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留言说想看「海苔是怎么做的?」
一开始,我们想当然以为「🤔 海苔应该就是种叫『海苔』的藻类吧……」
等我们买了包海苔,往配料表这一瞅,诶,是紫菜?!
可是我们心目中的紫菜明明长这样啊!就这样,带着疑问,我们一起踏上了寻找海苔制作的真奥义之路……
海苔是一种紫菜,但不是所有的紫菜都可以做成海苔。就像不是每一种牛奶就叫那个啥……
我们当零食吃的深绿色、薄薄脆脆的海苔片,用的是「条斑紫菜」,而我们做紫菜汤喝的叫做「坛紫菜」。虽然在某电商平台上也能搜到坛紫菜做的海苔,就下面这种表面比较粗糙,洞也比较多的。
反观条斑紫菜做成的烤海苔,外表比较平整,薄而均匀,就成了「香香脆脆」的标准,是我最爱……
确认过眼神,是要吃的品种。开始今日份有趣的制造!
早先的紫菜孢子,是藏在牡蛎贝壳里的,等成熟后就会从贝壳上离开,漂浮在海水上,然后自然就粘附到渔民架好的网帘上了。
再慢慢地通过吸收海水的养分成长,直到成熟季(在每年的十月到十二月之间),渔民把网帘从海里一拉扯出来,就是下图沉甸甸的紫菜了 👇
接着用机械辊筒设备,把粘附在网帘上的紫菜都给收下来。
这就是收获的生紫菜了,看起来是一堆粘稠且纠缠的不可描述团状物……别急,距离华丽变身,还差一个海苔加工厂!
首先得用机器去除非紫菜的异物,是靠的离心力把小枝干和紫菜各自分离。
这时我们先看个紫菜形状,还是下图一条条的样子,如何做成吃到手的薄薄海苔片呢?
答案是:切碎再制!
下图,我们做了个 0.25 倍的速度,是用回转切割器把长条的紫菜切成小碎片的。
再次给紫菜加水进行清洗。
这时候的紫菜就已经完全是破碎状了,真正的伤心太平洋……
接着就可以将清洗切碎的紫菜送去压制成片了!
这个过程在日语里叫法是奇怪的「海苔抄き」。不明所以的我们去搜了下,原来是模仿的「抄纸技术」,需要将海苔磨碎压平并干燥成纸片状,所以才叫做「海苔抄き」。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下图是送还带水的紫菜去往压制机 👇
从上方落下的定量海苔,在落入竹帘后,会渗出大量的水分。
接着机器用海绵,将海苔温柔的压制成薄片。
竹帘子再循环变换着队形,让每一片海苔都能被迎面的热风干燥到。
这时,干燥后的海苔就加工完成了,用滚筒使得海苔和竹帘分离开。
接着把成片的海苔送去按照 10 片一摞地进行堆放。
细心看我们吃的即食海苔配料表,会发现除了紫菜外,还有各类调味品添加的。
这就是为啥紫菜除了大海的味道,还有些微甜回甘的来由了,像下图就是正在滴落的混合好调料的酱油 👇
通过滚筒把海苔上下两面都给「刷」上味道,再给送去烤制。
下面出炉的就是烤制后的海苔了!
细心的小可爱肯定会注意到,明明前面的紫菜是紫黑色的,为什么烤制的海苔变成绿的了?难道加了色素?
真不是。
紫菜的细胞中含有藻红素,所以呈现紫红色,但是藻红素加热后会降解,就只剩下了叶绿素「鸠占鹊巢」,就显出绿色了。
而如果叶绿素也因为加热过度,或是由于储存时间过长分解掉了,那紫菜就会变成深褐色。
所以煮汤发现紫菜汤有变红,是因为紫菜还比较新鲜,它自身的藻红素被煮出来了,并不是被染过色!
最后看我们常买到的海苔片,都是一片片的小包装,这就还得把大片的烤制海苔给做个切分成条。
是简单粗暴的用下图圆锯,在海苔中间切开的 👇
本是同一片海苔,却不得不分道扬镳,去了不同的输送通道,按着被安排的固定间距前行,进了不同的食客之口。
真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看了都要落泪的「夫妻本是同林鸟,一刀劈开各自飞」。
塑料纸一上一下地包住一摞三张的海苔,再热塑封口、切成小包装,就完成了最后的封装,再有个大包装袋一打包,我们就可以在便利店、超市、批发市场,与轻脆的海苔不期而遇了!
其实开始写海苔的时候,根本没有感到馋,结果同事们开始约烤肉了:「牛五花配海苔饭,你一定要试一试!」
想一下那个画面:铺着海苔和白芝麻的米饭,窝着一个溏心蛋,再加几片烤好正淌油的肉……这一口下去,有烤肉的肥美、海苔的脆嫩、芝麻的油香、米饭的留白和流动的鸡蛋,啊 ...(¯﹃¯)
本文经由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博士 云无心 审核
作者 CastAI
责编 杰梨米
文中 Gif 截取自日本 The Science Channel 频道的 THE MAKING 视频(218)《焼き海苔ができるまで》、 YouTube 博主 Insider 的《How Roasted Seaweed Snacks Are Made》、以及亲手拍摄的商品图
本文转载自「有趣的制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