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感谢理解与等待,我的分析意见和建议如下。
1、主要是你家人76岁女性,2周前因腹痛入院,第一次发作前吃排骨喝了汤,查CT提示胰腺体部囊性灶,与主胰管相通,考虑IPMN,脂肪肝,肝囊肿,肝左内叶镰状韧带旁脂肪浸润,胆囊壁毛糙,双肾囊肿,子宫肌瘤伴钙化,骶管囊肿,左侧耻骨下支局部骨质稍膨隆,边缘欠规则,陈旧骨折?大概7-8年前体检就有胰腺病灶,但很小。平时有浅表性胃炎病史。行镇痛、服用药物治疗好转。胰腺科看片说胰腺体病变堵塞了胰管,近期发现高血压,胆固醇高,动脉粥样硬化,现已服用他丁类药物,心脏彩超没问题,无糖尿病,冠心病,但这两周发生过2次呼吸憋醒,无法吸气。
2、目前初步考虑IPMN,还需要与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等相鉴别。CT提示慢性胆囊炎,但有时对于是否有胆囊结石存在并不明确。建议完善肿瘤标志物、肝胆超声、上腹部MRI平扫+增强+MRCP等检查。
3. IPMN即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以往多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或黏液性囊腺瘤。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导管扩张的程度和产生黏液的量。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乏力,也可因胰液流出受阻产生慢性胰腺炎甚至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但也有很多患者无症状不适。由于胰腺囊性占位病变性质非常多,还应与其他胰腺囊性病变鉴别。
CT以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但由于IPMN生物学行为丰富多样, 可通过增生-腺瘤-癌的方式逐步进展为恶性肿瘤; 临床上根据肿瘤在导管内发生的部位可将其分为主胰管型MD-IPMN、分支胰管型BD-IPMN和混合型MT-IPMN。
主胰管型和混合型由于恶性几率高, 一经确诊, 无论大小、有无症状, 原则上都应尽早手术。IPMN预后良好,侵袭性IPMN术后5年生存率达40%-60%, 非侵袭性IPMN术后5年生存率更可达80%-100%。
一般而言,对于中老年人新发现病灶和症状明显,需要警惕侵袭性可IPMN可能。
建议你家人完善我前述检查,必要时补充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US-FNA)进一步评估,以确诊或评估恶性特征。另外,CT血管造影CTA可以观察胰管及血管的侵犯程度, 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4、对IPMN患者的评估目的在于明确患者是否已存在恶性肿瘤或其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是否较高。对于高度异型增生的IPMN(原位癌)、已进展为浸润癌的IPMN(也称为浸润性IPMN或恶性IPMN)以及具有恶性肿瘤相关特征或恶变风险高的IPMN,通常推荐手术切除。不符合上述标准的IPMN通常通过影像学随访监测。外科手术方式具体需要结合肿瘤大小、位置及病理性质可能、患者病情和基础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
5.胆囊壁毛糙或者厚超过3mm,则提示有慢性胆囊炎。相对于结石性胆囊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少见一些,一般症状也较轻。有症状者主要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
对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人,临床指南的诊治原则是减轻症状和控制炎症。没有胆囊结石、腹膜炎,恶变倾向表现等,常可不必行切除胆囊手术。有症状者一般来说经非手术治疗,症状多可缓解。慢性胆囊炎可能难以治愈,但维持这种状态,不急性发作和加重是可能的。平时主要是注意忌烟酒,避免高脂、腌制及烧烤食物。
6、总之,目前建议可完善肿瘤标志物、肝胆超声、上腹部MRI平扫+增强+MRCP等检查、超声内镜细针抽吸活检等检查,并考虑手术治疗。若超声提示胆囊有结石,可以一并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