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一个展开面积可能超过 200 平米的器官,对健康极其重要,且总爱闹小脾气。
在公众号留言以及微信群内,总能见到大家关于肠道健康状况的抱怨。
总之,问题一大堆,今天就帮大家梳理下,找找改善肠道问题的思路。
肠道不仅仅通过分泌消化液来消化吸收食物、通过肠黏液等物质来形成一道免疫屏障,还拥有着异常丰富的神经,以及栖息着数量和多样性都极其惊人的微生物群。
搞清楚肠道的基础生理功能并不难,但整个脑-肠-菌轴的互动关系错综复杂,与我们周身的健康状况都有所关联。
饮食质量不佳、生活作息紊乱、压力过大、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等等,生活里的方方面面,都容易对肠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其中最被人关注的就是肠道菌群紊乱。
当肠道菌群的平衡失调,起保护作用的益生菌数量减少,会产生有害物质的坏菌就会过度增殖。
此时肠道的防御力也会大幅降低,若食物中没有被消化液所杀死的有害菌进入肠道,更容易造成感染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状况。
而紊乱的菌群生态还会进一步破坏肠黏膜,增加肠道通透性,有害物更容易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更大的破坏。
如果肠道闹脾气,还是要找准问题及时安抚,如果放任不管,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01 促进疾病产生
已有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它不仅是各种代谢性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等)的诱因,也是导致各种急性、慢性肠道炎症的直接因素。
就目前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发现,与它们相关的疾病远远不止如此!比我们能想象的范围更为广泛。
而经常性的腹泻、腹胀、腹痛,这些看似肠道敏感的状况,都可能是一些炎症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需要更为留意。
02 影响营养的吸收利用
肠道健康出状况,不仅会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率,还会通过神经传导影响我们的进食行为。
当出现腹泻、腹胀时,容易感到食欲不振,或者追求重口味来刺激食欲,这都会影响到我们的饮食质量。
长期下来,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更不利于重建肠道生态。
既然肠道以及微生物群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那我们就很难通过单一的手段来改善它的健康状况。
所以,千万不要期待简洁有效、一劳永逸的办法,有了这个认知,也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花不必要的冤枉钱。
我们可以尝试找到关键,多管齐下。
01 长期的均衡饮食
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 1500 名受试者中发现:无论是否存在肠道疾病,长期饮食模式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一致的关联。
其中,加工食物、动物性食物、酒精及糖的摄入与炎症相关菌群特征相关,而植物性食物的摄入与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及多糖代谢通路的富集、致病共生菌的减少相关。
当然,看到这样的研究也不要矫枉过正,认为只有植物性食物才对健康有益,而是要更警觉食物与肠道健康的关系。
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膳食指南,但总的来看原则都十分一致,长期均衡饮食给健康所带来的收益是综合且巨大的。
永远不要忽视长期好好吃饭的力量。
02 合理调节生活作息
不良的心理压力会促进很多疾病产生,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精神压力所导致的疾病,也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相关性。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更要有意识的重点预防,科学缓解压力、重视睡眠、调剂焦虑情绪。
03 建立运动习惯
我们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
有不少研究发现,运动还能够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分布,提高菌群多样性,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
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选择自己喜欢且能长期坚持的才是最重要的。
建立可持续的运动习惯这件事儿,值得被马上提上日程。
04 适度补充有效的益生菌
肠内微生物群十分庞大,总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 10 倍,种类超过 400 种。
而益生菌产品的菌株具有特异性,并不会是健康的 「万金油」,但凡营销用语让你觉得可以改善很多种问题的产品,反倒都要打个问号。
如果你拿不准,那就首选销售渠道正规、有保健品批号、明确告诉你含有什么菌种的产品。
感兴趣的可以回顾这一篇:益生菌是什么,需要专门补充吗?
以上,就是帮大家所梳理的改善肠道状况的一些思路,一切仍旧围绕着吃。
会吃不仅仅是懂享受,也能让我们活的更健康。
不管你花多少时间去学习各种知识、提升各种技能,都别忘了要分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学学如何吃的更健康。
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是活着,而更健康的活着,能让你挑战更多不可能。
参考文献:
[1]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J].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05):303-307.
[2]张静,王肖枭,周怡,王雪,顾开明,叶迎春. 肠道菌群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20,40(02):243-247.
[3]袁宵潇,罗飞宏. 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20,26(02):346-350.
[4]徐翰南,蔡征真,王云,吴多尔,戎伟芳,张国花. 肠道菌群对肠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意义[J]. 生理学报,2020,72(03):347-360.
[5]王冉,包红霞.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宿主疾病[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23):2936-2944.
[6]. 何佳璨,周桂荣,李欣欣,宋兆辉,缪兴龙,刘丽芳,何毅.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01):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