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继续回答您的问题
您的症状与心肌桥没有关系,这是常见的生理性现象,出生后就存在,不会导致
心肌缺血。
主要的冠状动脉在正常情况下分布于心外膜,偶尔会有一个节段在心肌内走行。收缩期这段血管会受压,这种情况称为挤奶效应或收缩期“心肌桥”。该现象在200多年前首次被识别,1951年首次深入报道,1960年经血管造影识别。心肌桥在血管造影中表现为一段冠状动脉在收缩期受压迫,导致管腔狭窄,在舒张期恢复正常。
心肌桥是在正常人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大约60%人群在进行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浅肌桥,最常发生于左前降支动脉(LAD)。心肌桥只在收缩期引起冠脉阻塞,不会减少总心肌灌注,因为左冠脉系统内近2/3的血流出现在舒张期,对您而言,心肌桥是不需要处理的。
通过您详细的病史信息描述,目前来看所出现的症状,并不是心脏问题,也不是器质性疾病,您提供的各项检查结果都还好,情况并不严重,而是需要考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与平时生活状态,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但是并无风险。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年轻人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往往与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压力比较大,情绪紧张焦虑,总是会出现各种症状,但是各种检查基本是正常的,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显著特点,尽管症状发作的时候您觉得不舒服,但实际上这些症状是没有风险的,把这个底线牢牢把握住。
人体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内脏活动及腺体分泌,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不受意志所控制,所以称为自主神经。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自主神经的功能。如果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解决的办法就是改善生活方式,分散注意力,症状发作的时候,您可以和家人说说话,跟朋友聊聊天,避免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过度关注,非常有利于缓解症状。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症状就会逐步缓解,甚至消失。
主要包括尽量少喝咖啡和茶,保持情绪稳定,按时休息,不要太劳累,不要熬夜,要给自己减减压,可以适当的锻炼身体,让自己处于放松状态。
通过上述生活方式的调整,继续配合抗焦虑治疗,稳定好情绪状态。
总之,您目前所出现的症状不是心脏问题,不是器质性疾病所致,并不严重,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保持情绪状态稳定,不要胡思乱想,必要时配合谷维素药物干预处理,就可以帮助您尽快度过这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