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管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要按需喂养。
因为3个月以下是神经系统发育期,3个月以下的孩子主张按需喂养,所谓按需喂养,就是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只要不强制喂养就可以。所谓强制喂养,就是孩子不吃奶,把奶头吐出来,仍然喂养孩子。只要不存在这种情况,孩子能把奶吃下去,没有腹胀,就建议加强喂养。
判断有没有过度喂养这个比较简单,主要看孩子体重有没有超过生长曲线的范围。如果没有超过生长曲线的范围,孩子虽然长得快,也不要担心。
可以下载一款APP(丁香妈妈),里面有生长曲线,可以把孩子目前体重、头围、生长输入进去,看一下是否在生长曲线正常范围,如果在生长曲线正常范围,即使生长发育快,也不需要担心过度喂养的问题,只要孩子能吃得下去,没有腹胀,就可以加强喂养。只有超过生长曲线范围,可以考虑适当控制一下奶量。
2,至于描述的肠胀气,应该是指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老是哼哼唧唧,扭来扭去有时候面部涨得通红。绝大多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这个日龄孩子不管吃母乳还是奶粉,奶量比较多,奶或者奶粉在肠道
细菌的分解下,会产生气体。加上孩子神经系统没有发育成熟,这种气体导致的轻微的肠道刺激就会出现肠胀气的表现。就会表现为在睡觉的时候哼哼唧唧,扭来扭去有时候面部涨得通红,绝大多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这种情况一般三四个月以后,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果孩子一般状态都比较好,能够继续睡眠,这个时候属于正常的情况,适当给孩子拍拍身体,让孩子有安全感,可能这种情况就会缓解。绝不多数不需要处理,少数症状明显的孩子,日常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或者让孩子趴着睡,趴着睡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可以缓解肠痉挛。趴着睡前提是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因为趴着睡容易吐奶,容易出现呛咳的情况。
经过上述处理还是没有好转,可以让孩子服用一点西甲硅油,网上买的到,西甲硅油可以促使小气泡逐渐组合成大气泡,大气泡更容易通过打嗝儿等方式排出。在肠道不吸收,原形形式从肠道排泄,所以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具体使用不同制剂用法不一样,参考一下说明即可。
但是作用也是有限,绝大多数孩子到3-4个月自然消失。只要没有哭闹不安表现,不需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