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时有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
老太连打 3 个月麻将导致肺栓塞;
27 岁小伙连续加班致死,凶手竟是肺栓塞;
常在网吧连待 10 多小时,小伙突发肺栓塞险丧命;
女子连续坐车 20 个小时突发肺栓塞险丧命。
这些「命案」的原因是因为长时间久坐、身体不活动,引起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变慢,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此时,人如果突然站立,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动,就会像个鱼雷般冲向肺部血管,堵住肺部的血流,形成肺栓塞,引起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憋气、胸痛、咳嗽、咯血甚至晕厥等症状,此时发生猝死的几率非常高。
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病。但近年来对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研究发现将近 1 / 3 是肺栓塞,让我们大吃一惊。在欧美国家,每年因为肺栓塞而死亡的人数达几十万人之多;而在我们国家,由于对肺栓塞的认识及宣传不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肺栓塞患者被误诊或漏诊。
接下来,我们就来揭开肺栓塞这个「沉默杀手」的神秘面纱。
肺栓塞属于一种急症。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或突发晕厥,应引起高度警惕,要想到有肺栓塞的可能。
肺栓塞典型三联征的表现为: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引起肺栓塞的原因,它主要表现为一侧的腿部肿胀和疼痛,有的病人会出现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增加超过一厘米。如果合并感染时还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1. 就医检查
怀疑肺栓塞时,医生可能会让患者去做 X 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有辅助诊断价值;
较大的医院首选肺动脉增强 CT,其次心脏彩超、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此外,血中 D-二聚体阳性(> 500 ug/L) 也可参考。
2. 放置滤网
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部分患者可以在下腔静脉中放置一个滤网,这个滤网能够「抓住」较大的栓子,预防肺栓塞再次发生。
3. 溶栓与抗凝
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溶栓治疗,病程一周以上的患者的溶栓效果并不理想。进入慢性期,症状平稳后,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抗凝。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华法林,服药疗程至少是半年以上,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指标。
注意事项:
一些食物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直接点击:饮食对抗凝药物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对于那些容易出现血栓的特殊人群,建议终身抗凝。此外,针对心肺功能的治疗也要有,具体治疗方案要听专科医生的意见。
早期识别引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和早期预防是减少肺栓塞发生的关键。虽然肺栓塞的栓子可来源于全身任何静脉系统,但最多还是来自下肢深静脉。
所以,要想预防肺栓塞,我们要积极加强健康教育,在生活中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易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引起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
1. 大型手术后:急性腹部或胸部的大型手术后及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有髋部骨折、严重创伤和急性脊柱损伤等的患者;
(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术后引起的血栓,您可以直接点击:术后久不动,小心血栓找上门)
2. 久坐久站:长期操作电脑、打麻将和预期要长时间坐飞机、汽车或火车者(时间超过 6 个小时);
3. 卧床或制动: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或局部肢体限制活动的人。例如骨折的患者,医生会要求患者在一段时期内骨折部位制动,以便于恢复。
4. 其他:孕产妇、肥胖或有血脂异常患者。
1.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
2. 注意饮食健康: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茶;
3. 避免久坐不动:乘飞机、车船时,要多饮水,一方面可稀释血液,另一方面还可借上厕所之机多活动下肢,有条件时还可做旅行休闲操。喜欢打麻将的人,也要经常起身活动,多饮水,保持小便通畅,防止血液浓缩和下肢血栓形成;
4. 保持运动:要注意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孕产妇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要久卧床;
长期住院卧床的患者:可以采取机械辅助(如弹力袜、序贯加压泵等),同时督促患者定时翻身,能自主活动但不能下床的病人,尽量自己活动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并主动进行肌肉运动;
不能自主活动者:家属应每日做肢体肌肉按摩,自下而上从小腿远端开始循序进行,可以加速下肢静脉血流,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很有效。
对于曾有静脉血栓栓塞史的人群,如果出现腿疼、下肢无力、压痛、皮肤发绀及皮下静脉曲张、双下肢出现不对称肿胀,最好能定期接受检查。
最后,积极向大家呼吁一下,肺栓塞虽然来势凶险,但还是可防可治的。日常生活中,请大家「多喝水,多锻炼,久坐时候动动腿」,让这个「沉默杀手」对我们人类再无可乘之机。
本文由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授权丁香医生发表,系第二届全国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参赛作品 。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